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嘉德日历捌月拾柒bull中元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民间称为盂兰盆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
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描绘神鬼的绘画作品,起源甚早,战国时的《韩非子》已提到“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秦汉时期流行乘龙飞昇图像,到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已将神鬼列为绘画题材。吴道子在长安景云寺画《地狱变相图》,描写堕入地狱后受的种种酷刑,据载画成后让观者皆心生畏惧。
在各种“鬼”中,山鬼是描绘最多的题材。《山鬼》是《楚辞·九歌》篇名。《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关于山鬼的身份,汉族民间有多种传说,女神,精怪,山神等。为祭祀山神之歌,所描写神姿态和衣饰,系一女性。内容多表现离忧哀怨之情。
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
傅抱石笔下的《山鬼》,人物造型轻盈简约,衣裙用笔干练洒脱,而面部、眼睛刻画细腻传神,生动传递出惆怅的期待心情。
傅抱石山鬼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67cm
中国嘉德春拍
成交价:RMB51,,
张善孖张大千山鬼行书
成扇纸本
嘉德四季第22期拍卖会
成交价:RMB,
刘旦宅山鬼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95.5×59cm
中国嘉德春拍
成交价:RMB1,,
刘凌沧山鬼
立轴设色纸本
×67cm
年作
中国嘉德春拍
成交价:RMB,
著名捉鬼大神锺馗的绘画也源自唐代,至五代更多方绘制以求趋吉避邪,明清时期神鬼绘画的内容更为丰盛。钟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捉鬼的神,其相貌丑陋,却心地善良,嫉恶如仇,是非分明。人们常挂钟馗画以辟邪驱魔,历代画家也多有涉猎钟馗形象。近代画家张大千、傅儒、丁衍庸等也都曾以鬼和钟馗入画。
自钟馗画出现以来,钟馗形象都是面貌丑陋、样子古怪,但是徐悲鸿先生笔下的钟馗明显以现实生活的人为原型,比例适度,神态饱满,充满了人情味。
徐悲鸿钟馗
立轴设色纸本
×62cm
年作
中国嘉德秋拍
成交价:RMB12,,
关良钟馗捉鬼图
立轴纸本
96×38cm
年作
嘉德四季第29期拍卖会
成交价:RMB,
唐云钟馗吃鬼图
扇面纸本
18×51cm
年作
嘉德四季第27期拍卖会
成交价:RMB,
中国绘画史上许多闻名于世的画家们都曾以鬼为题材入画,清代画家罗聘尤善于画鬼和捉鬼大神钟馗,留下不少传世名作,如《鬼趣图卷》、《雄鬼图册》、《钟馗醉酒图》等。罗聘一生曾多次绘制鬼趣图。画家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
罗聘鬼趣图
手卷设色绢本
34.8×35.4cm×8
年作
中国嘉德秋拍
成交价:RMB2,,
在民间,中元节也称为盂兰盆节。盂兰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救倒悬”,盆为汉语,是指盛放供品的器皿,《佛说盂兰盆经》记载,有佛陀大弟子大目犍连在佛陀指点下救母的传说。因此自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举办盂兰盆会的传统,主旨是拜祭先祖,祈求吉祥平安。
盂兰盆会一般在七月十五中元节举行,供品主要为各式蔬果,饭食。中国嘉德就曾拍卖过一套“清乾隆粉彩盂兰盆供器”,本套供器中多见食供,因此应是专为盂兰盆会所做。与盂兰盆供器相仿的佛前瓷塑供器有八吉祥、七珍等,其中以上述两者居多,盂兰盆供极为少见。查阅有关资料,北京故宫博物院梵宗楼佛前供器中陈设有一套盂兰盆供器,可资比较。
清乾隆粉彩盂兰盆供器(七件)
高28.5cm
中国嘉德年春拍
成交价:RMB38,,
长按或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