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下元节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告别,遗忘才是

发布时间:2020-7-6 9:37:38   点击数:
白点都是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804/4440030.html
今天是年11月11日,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是一个被逐渐遗忘的祭祀亡灵的日子。下元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在有些地方俗称“十月半”,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一、修斋设醮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二、享祭祖先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三、莆仙民间每逢农历十月十五,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四、饮食风俗饮食风俗是节日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其它风俗习惯一样,作为民族的一种共同情感、共同心态,统一着人们的节日行为,对节日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看见,遇见,最后要说一声再见。人是最渺小的,生死面前我们常常无能为力;可人又是最伟大的,因为有爱能够穿越生死,得到永恒。人们常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而下元的到来,不过为了是再一次提醒我们:在爱的记忆消失之前,请不要和逝去的亲人说永别。因为一别,便是永远;一忘,就是死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16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