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古文里清新

发布时间:2024/8/21 15:16:32   点击数: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古文里清新翠绿的阳春三月,你知道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都有哪些吗?

……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春秋时期就已有文字记载,《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月三上巳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被收录在汉初的文献中,《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上古时期,上巳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时节,人们走出家门,聚集在水边,进行祭祀和宴饮,举行除去不祥的仪式。

古代女孩在这一天要“上巳春嬉”,穿上美丽的衣裳,临水而行。

巳日多在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就固定在了三月三日,子孙就这样一直沿用至今。

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上巳节的风俗民俗。

壮族上巳节习俗:

包五色糯米饭

上巳节前家家户户准备红、黄、黑、紫、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担

打扁担是一项传统的自娱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堂”的演员,女人的动作轻盈优美,男人则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堂》将丰收的愿望寄托在壮族人民的心中。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交友的大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几十里内的男男女女都会在歌圩点聚集在一起。年轻男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心仪的女孩对歌。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

汉族上巳节习俗:

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洗濯去垢、消除不祥,也叫春浴日。晋朝时期,到河边泼水的风俗活动被文人改变为“曲水流觞”。

古诗词里的三月三

1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宋代·贺铸《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迎风招展。

2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日阳春三月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美女如云。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唐代·白居易《三月三日》

三月三上巳节,柳絮漫天飞舞,华美的宫殿窗户上,沾扑了不少飞絮,燕子在殿堂下穿梭,犹如轻拂着房檐。

4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唐代·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自己只有徘徊寺门,满心怅然之情,而这种留春之意,使作者很是不满足,在紫藤花下留连了一天,天色接近黄昏仍不愿回去。

5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唐代·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眼前的良辰美景被虚度过去,曾经的壮志豪情的岁月慢慢消失。

6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奕奕车骑,粲粲都人。

连帷竞野,袨服缛津。

青郊树密,翠渚萍新。

今我不乐,含意维申。

——唐代·陈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7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

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

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唐代·白居易《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

8

高卧何须说打乖。小篱过雨翠长街。

缃桃定有踏青鞋。晴日又思花处所。

东风绝似柳情怀。人间安得酒如淮。

——宋代·刘辰翁《浣溪沙(三月三日)》

9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唐代·白居易《三月三日》

10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唐代·张九龄《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11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

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

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

——唐代·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12

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

——元代·方回《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林梢一点风微起,吹作人间百合香|古诗文里关于“香”的24种雅称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古文里的中元节与鬼节到底有什么不同?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古诗文里石榴树代表的美好寓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64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