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家乡的ldquo尝新节rdquo

发布时间:2021-3-11 8:26:40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日,在家乡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一“半年节”,也叫“尝新”节。??我的家乡地处湘西南边陲,属丘陵地带,一般一年种两季稻谷。在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中,农历六月初六,水稻在田里已经开始成熟,由青泛黄的稻谷向大地低头敬礼,一脸黄灿灿的虔诚与笑意,稻谷已经饱满如父亲心头的希望。“尝新节”这天,父亲会选当阳的一块田,蹲下高高大大的身子亲昵地靠近禾穗。禾穗就是父亲的满崽,它生长的过程少不了父亲拨除杂草打药施肥精心护理,怕它缺水父亲会裹起簔衣卷宿在田埂上,一觉睡落满天星;水深了,父亲握着锄头掘开田口放出多余的浑水,免得水淹死了禾苗。现在,她们终于成熟了,父亲蹲在稻谷前爱怜地用满是虫茧的手,握住禾穗像握着一位老朋友,满是期待已久的欣慰,全是风雨同行的扶持。父亲小心翼翼地捋下一把把的新谷粒,用手一搓,谷粒十粒五双,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灿烂辉煌一派喜气,跟父亲亲昵地相视而笑着。我跟在父亲身边,提起一个竹篮供父亲堆放谷粒。竹篮子盛满了,父亲才牵着我的小手轻快地归家,去壳吹糠后就用柴火煮熟,全家人第一次品尝新年的米饭,也算是犒劳犒劳自己半年来的辛苦劳作。饭菜上桌后,父亲在开餐前必须先张一碗饭挟上几坨少有的肉块,倒在我家的黄狗面前让它先尝新饭,这是家乡的一个风俗。家乡流传说:是狗从天上的神仙那里偷来谷种,人世间才有粮食的。仙狗在天庭的晒谷场里打几个滚,浑身沾满谷粒,正准备下凡时被二郎神追杀,它跑到人间时浑身的谷粒都掉光了,只有在它竖起来的尾巴上还残留有几粒谷种,人类如获至宝靠它滋润自己,茁壮成长,狗立了大功,所以每年尝新都得先给家狗喂食,表示不忘天狗从天宫窃来稻种撒播人间之大恩德。神农定下第一碗新米饭要给狗尝的规矩。《吕氏春秋》中就有“天子乃以犬尝稻”的记载。平日里狗只能喂两餐的,喂三餐怕它成为“黄眼狗”,只有这一天除外。然后,男主人再把事先割回来的三蔸半熟的稻穗拿到牛栏,恭敬地请牛尝新,再敬过历代祖宗,等这些仪式结束,全家人才按老幼顺序围坐桌边,等最年长的尝了第一口后,我们一家子围坐在桌前,开始过愉快的半年节,开始品尝新年的新米饭了,它软软的柔柔的糯糯的,藏着阳光的味道,泛着泥土的芳香,不用菜都能吃几大碗。青黄不接的饥荒日子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象:我们所有传统的节日都跟吃有关,比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热糍粑、酿甜酒,更别说过年了,那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长假,是名酊大醉的通行证,就连祭祀先人的清明节、中元节都是杀鸡宰鸭,呼亲唤戚热闹非凡……我想:我们的前人,哪天肚子闹腾得慌了,缺少油水或者亲朋好友蛮久没有团聚了,就随便选个日子制造一个借口巧立一个名目,就堂而皇之大办场合,举行饕餮盛宴。在那个物质生活非常贫乏的时代,人们用这种方式犒劳自己,让苦难艰辛的日子有一丝丝的甜味,有星星点点的盼头,有消纵即逝的瞬间快乐。后来发现把所有该命名的节日都命名完了、过完了,只得借用“打牙祭”这个名目了,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繁星闪烁。不知道我的这个歪理能否成立?是题外话了。“尝新节”时是小暑时节前后,太阳红红火火天干物燥,正是暴晒冬天穿过的棉袄的好时机,家乡俗语说:“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这天,各地人民也有翻晒衣被和书籍的习惯,寺庙祠堂也有晒经谱之习俗,故又称“晒谱节”。是日,有些地方除了杀鸡杀鸭、包粽粑之外,村村寨寨的年轻人和中年男女都要下河去洗澡。据传统习俗说,这天下河洗澡就如洗了龙身。龙身护体一年都会消灾免难,祛病驱邪身心健康,一年平安。村前屋后的小溪、河沟里一片喧哗,洗澡人的欢笑声、喧哗声,相互肆意泼洒的水声把山雀惊得“扑凌凌”乱飞。“尝新节”后几天,就进入了繁忙的”双抢”季节,锋利的镰刀“嚓嚓”着开始收获农人沉甸甸的希望,一个丰衣足食的季节来临了。一枕香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33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