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卜易居每日分享明日元宵节,祝大家节日

发布时间:2021-3-8 8:58:33   点击数:
明天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有说,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每日分享

让我们来看看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吧!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又叫“汤圆”,但随着地域不同,它的做法成份风味也各异,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但是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送灯笼

简称“送灯”,也称“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头年送送子灯,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一般在过了初五直到十五期间送灯。还有舅舅送外甥花灯,也就有了“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歇后语。

赏花灯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阳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而正月十五赏花灯这一习俗,则起源于道教。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作。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游社火

社火展演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一般都是提前演练好之后,于正月十五当天演绎。大型社火队由彩旗队、锣鼓队、秧歌队、舞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大头娃娃、车芯子等组成,车芯子就是在小型拖拉机或小型汽车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木椽或铁杆,再在杆的顶端绑成莲花形或其它形状的悬体物,这就是芯台。芯台上将一两个或多个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着戏剧服装,做简单动作或造型,在行进中表演玄妙、惊险动作。

除此以外,正月十五这一天还有“走百病”、“迎紫姑”“祭门、祭户”等习俗,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在这个热气腾腾的元宵节,小编希望世界早点好起来,希望日子一直像汤圆一样是甜的,希望我们都能和身边的人团圆,希望生活万事胜意,希望你,一切安好。

--原文来自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32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