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广州地区如何过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它还有另一种叫法是孟兰盆节。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是一种安慰受难鬼魂的祭拜活动。民间认为,阴间有孤魂野鬼(指没有家族后人祭拜的鬼魂),怕这些鬼魂有怨气,游离浪荡,到阳间闹事,于是在七月十五日也像祭拜自己的祖先一样,供上鱼肉、果品、糕饼,于村内祠堂门外进行拜祭。有些地方,还请僧人或道士在拜祭时诵经超度他们脱离苦难,消除怨恨,安分守己。
在南方,中元节亦称“鬼节”。广府人过中元节,多定于农历七月十四。相传因当年元兵南下灭宋,南宋人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
“摆中元”从农历十五摆到十九
每到中元节,广州天河区车陂村“沙美梁”祠堂都会举行“摆中元”活动,该活动已有五百年历史,所谓“摆中元”,即是拜祭天官、地官和水官,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车陂村的“沙美梁”可能是广东省内唯一保留这种习俗的宗族。
进入农历七月后的广州城内四处可见烧祭品祭祖的现象,但都没有车陂村这么正式隆重。
中元节的时候,在广州天河车陂村,会有专门的拜地官仪式,村中四五十岁的妇女集中在一起拜地官,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车陂村“沙美梁”祠堂供桌上摆上了各种工艺品、彩色龙船、绣珠灯笼……按惯例,“摆中元”是要从农历十五摆到农历十九,共五天。上午,由村里四位妙龄少女身穿道教正统服装进行祭拜仪式,祠堂供桌上摆着各家自制的手工艺品展示,花鸟、龙船、财神爷、美女……展品大多寓意吉祥;中午,主办方摆桌提供大盆斋菜;晚上,有各种灯饰展示。人们可以自由上香祈福,可随意捐三五元香油钱。
手工艺品和仪式与乞巧节相似
七夕和中元相隔一周时间,但一般来说摆七夕就不摆中元,摆中元就不摆七夕,所以广州天河珠村不摆中元,而车陂则不摆七夕。
“摆中元”的手工艺品及仪式与乞巧节十分相似,但还是有一些不同,“摆中元”没有牛郎织女,也没有七娘梳妆盆,取而代之的是三件服装,分别是天官(赐福)的、地官(消灾)的、水官(解厄)的,三件衣服会在祭台后上方高高挂起,最后才烧掉祭神。而且七夕是以女性为主,中元是男女为主。
乡土人文地理
发现乡土中国之美探寻本真的生活方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假白癜风名医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