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三才公益为什么要过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
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等习俗。
儒释道的融合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
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即“三元”,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
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
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
《修行记》云,“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
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
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请老祖宗尝新,并向祖先报告秋成。
七月十五,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因此成为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节日习俗
?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到七月十五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
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
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放河灯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节日禁忌姓名勿直呼;别拍肩膀;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不可吹口哨;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床头不挂风铃;不要剪指甲;别乱踩冥纸等。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文章,了解更多:
三才公益
小言农历“七月半”
黄玉建中医诊所赞赏
长按安徽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