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重要提醒明天正式

发布时间:2023-2-14 13:15:01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m/

小伙伴们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今天

是年“三伏天”的最后一天

也就是说

明天就正式出伏啦!

长达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终于要结束了!

漫长的三伏天

终于走到了尽头

难熬的苦夏随着伏天一起结束

快来撒花庆祝吧~~~

出伏后要警惕3种疾病

→感冒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人与小孩极易感冒。

支招:夏秋之交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

→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若有不慎,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

支招:夏末初秋,抵抗力较弱人群,在消暑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支招: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饮食忌油腻,戒烟少酒。

夏秋之交注意哪些?

→饮食

夏秋交替,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天气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穿衣

入秋后,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气温低于20°C,比较凉,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10°C,比较冷,要“穿棉衣”。

→起居

夏末秋初,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运动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以“不累”为宜。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近期

还有两个重大的节日

和一个重要的节气

一起来了解↓

8月25日—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七夕节这一天,中国少女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

9月2日—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一样,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月7日—白露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来源:包头日报

编辑:马宁

一审:陈丹丹

二审:张磊

终审:王振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53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