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除夕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
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岁除等,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除夕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在除夕夜守岁,等待新的一年。那么除夕有哪些习俗呢?
1、年夜饭
说到除夕,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年夜饭了,很多外地朋友,千方百计过年回家,就是为了能在三十晚上和家人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是一顿团圆饭,南北地稍有区别,不过大部分都会有饺子(团圆),鸡(吉利),鱼(年年有余),有些地方吃面条(长长久久),有的吃年糕(年年高升)。
年夜饭时,全家人欢聚一堂,叙家常,谈发展,子女也借节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现在很多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务工,一年也就春节这几天能和老人,孩子在一起,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说说心里话,拉拉家常。(建议:少看手机,少刷红包)
配图2、祭祖
除夕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一样,都是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每个地方祭祖形式略有不同,比较简单就是在十字路口烧纸,大部分地方的做法是晚辈拿上元宝蜡烛,冥币等,去坟地请祖宗回家过年。
另外,腊月二十三祭灶节,灶王爷到天庭玉帝处述职,除夕夜会回到人间,所以除夕夜要接灶神,并且要在厨房换上新灶灯并在灶龛前燃香,然后由全家中的最长者在天地桌前主持接神的仪式。
3、贴春联、贴福字
关于贴春联、贴福字,在前面两篇文章有专门介绍,所以这里就简单说一下,春联贴时最好在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而且要注意上联下联不要贴反,关于如何识别上下联,这里不多做解释。贴福字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大门的福字,应该正贴,福字贴单数,最好贴一个。
配图4、放爆竹
传统新年有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个源于一个历史传说,据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逢三十,都会祸害百姓,怪兽最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炸响”,所以在除夕放爆竹,当然敲鼓也可以。说到放爆竹,这里特别提醒,一定主要安全燃放,小心火灾或者炸伤,最好还是不要燃放,买鞭炮要花钱,放鞭炮有危险,最重要的是污染环境。
配图5、压岁钱
通常在吃完年夜饭后,有长辈发给晚辈,鼓励晚辈上进,努力,也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这里多说几句,压岁钱其实是一种民俗,重在意义,不在形式和金额大小,但是这几年的压岁钱变了味,攀比金额,动辄就元、元,大部分务工人员,我想工资都不会很高,而且挣的都是辛苦钱,回家过年,压岁钱就好几万出去,谁不心疼,过年本身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别让这些事情弄的闹心,所以压岁钱给个50元、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攀比。
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