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特刊献给九月多彩人生发端词

发布时间:2021-2-26 12:56:29   点击数:

同题作品辑

献给九月

本辑同题作者:夏雨、张隽、卢圣虎、红艳、闻道、

刘为红、杨想芳、严辉文、李桑梓、祁怀清、魏云乔、

陈丽芳、贠彦恒、梁淑艳、肖云霞、马俊文、刘丽芳、

李超华、周莉荣、胡子曰、王萍、芦笛、天水碧、马竹

夏雨作品

献给九月

九月并不领情

说我为所有的月份谄媚

投机取巧让人生厌

九月

我知道你即将来临

拿什么献给你

就用这正在写的诗句

献给九月

献给岁月这条河

献给九月,并随时准备

与九月同归于尽

张隽作品

一到九月我就心慌

这个很大的日子,很重的事

都要到来

比如秋天真的到了

桂花香了,月亮又最圆

又是重阳了,还有

就是在花乡茶谷

烦人的小虫没有了,无论

白天和夜晚

可以安静地坐在湖边

看眼睛里

一些清亮的水

卢圣虎作品

我养的文竹枯死了

哭有什么用

老家池塘立秋就是荷杆

他乡问柳有什么用

天气时令不分

九月来了有什么用

我的夜晚早就下雨了

哭又有什么用

红艳作品

1

七月酷暑

在一个叫“寨”的地方

我刻下:某年某月到此一游

朴素的街景、行人

路边的电杆,纵横交织的电线

一溜停靠或满街“突突突”的两轮和三轮

仿若时光倒流

我与八十年代的自己,重逢

2

背倚安静的湄公河

望着照彻万事万物的一岸霓虹

这样的夜,记忆已闲置

一望无边的儿童游乐场

倾覆了,昨日的路径。我在这里

回到童年

浩瀚星空,找不到江南的诗句

3

我在八月的第七天,遥想九月

一封装着感叹号的信笺,已经发出

窗外,金色的蝉鸣,热烈的空气

标示着时间的真实

不久或可抵达,一处空旷的院落。那儿

风铃静默,廊檐不语

只许生长

触及灵魂和生命的、灶火间的对话

4

天是一点一点亮起来的

而衰老猝不及防

一本书打开,童颜和夕阳锈蚀在一起

我的鬓发,像秋风中的灰烬

从季节的表情里穿过,一言不发

而从一阵餐具的碰撞声里,我看到月光

破窗而入

5

朝着九月

心宽到极致、空到极致

所有表情已离我而去

许一张慈眉善目的脸,嵌进九月的愿景

祈祷

命运的坎儿从右手掌纹上,脱离

闻道作品

这不是我们的九月

寒蝉不知了的时候,未到

授衣的时候,未到

别想当然地以为

忆山东兄弟的时候,也还未到

乡思亲情上来的时候,没道理

西风乍起,层林初染

碧霄诗情,秋收在望

这是他们的九月

跟家长挥别

给老师鞠躬

向国旗敬礼

无邪的幼稚、无忧的少年、无敌的青春

共赴九月之约

快来看啊!他们自带光芒

照耀我们的天地

刘为红作品

九月,是热浪掏空后一席海滩

岁月起伏,留下沧桑碾压的波折

闪烁的是甘甜

而褶皱,是摊不平的悲喜

九月,是一副辽阔的产床

肚大腰圆黄豆荚

分娩胖乎乎金色球

滑倒一串串温热的汗珠

九月呵,用红高粱的红

酿一杯滚烫慰藉

远在他乡的你

身处高山不怕风

掰开九月手掌

青色像快马撒开四蹄

奔向金灿灿的苍茫

杨想芳作品

那根扁担,沉默在老屋

静静靠在床头

父亲的汗水,体温

肩头磨破的皮肉,早已

渗进它的骨缝

两头低,中间高

优美的弧度

一年了

九,至阳之数,双九

算命先生说

寿终与伟人同日

有福之人

父亲属龙

可我,宁愿没有这个

九月

没有父亲走时

空如船舱的腹部

父亲,在

中元节

不用在纸钱的虚无中

相遇

回村里,父亲依旧

拿出报纸,咧开嘴

指给乡邻

“闺女给我写的诗”

严辉文作品

刚进八月

我就发现了半截仙境

朴树、樟树、杉树接近身高峰值

浓密树阴肢解了阳光

八角金葵、红叶石楠疯长

伸出顽皮自由的枝条

挑逗园艺师僵化的理念

鸣蝉压制全部鸟音

刁子鱼们悄悄浮出小河水面

打探新秋的消息

如此喧嚣,如此静谧

提前供应了九月的模样

李桑梓作品

九月

在武汉

溽热还未消散

而太阳开始向黄经的中点回归

水也渐渐退去

白日的影子越来越长天光

慢慢变短

盛夏喧嚣的一切终将沉降下来

如浮尘落地

九月里有一年最大的月亮

俯视着人世间的悲喜。

团圆。

祁怀清作品

九月

我从陇上走过

听农人说耕和种的苦与乐

我体会一切金黄黝黑

比那些姹紫嫣红

要厚重实在许多

九月

我从湖畔走过

见钩叟和莲娃在秋色里逗趣

有鱼戏莲叶

也有秋水伊人

酸甜咸辣,各种言说

九月

我从校园走过

笑靥是花儿呀

朗朗读书声是天籁呀

原来九月是一首

希望的歌

魏云乔作品

这天,墨香撵着燥热

新书包鼓起再鼓起

他的脚后跟踢打着小山

吃力地踩着秋风

压力越大压强越高可身心幼小啊

我的心比书包还沉

他说,习惯了就好

习惯了。开始读廿多册课本

做没完没了的作业

就这样

把第一缕霞丝拴在校园

把月光牵进家园

习惯了就好

他扛起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陈丽芳作品

后院的苹果树,又结满青苹

腼腆青涩,预告九月要来临

爷爷送给孙儿的礼

寓意子孙平安,茁壮康宁

二十年过去,孙儿长大去求学

离开老屋时,细语爷爷,明年的九月

回来品尝苹果的甘甜

第二年挂果,最大最好的

被爷爷收进竹箱

挂在里屋檐下

果香溢出,老屋活色生香

爷爷我还有课,明年再回

孙儿的电话,让时空穿越绵延

好好学习,多学本领

同样的叮咛一次次重复

又到九月,孙儿回到老屋

同行几个同学

口述记忆信息采集

血色青春,生死兄弟

炮火硝烟,军章军衣

黄河长江,渤海南海

眼泪,笑容,青年,老年,苹果,米糕

统统装进画册,陪伴爷爷的晚年

一年一年挂秋苹,一日一日到夕阳

又一年九月,还是老样

孙儿回了,身边多了姑娘

爷爷笑啊,皱纹像极了苹果花

第二天辞行,爷爷已经离去,模样安详

泪流满面的孙儿,看着卷边的画册

还有爷爷的叮嘱

好好学习,多学本领,

愿所有的孙儿平平安安

九月你好

九月安康

贠彦恒作品

九月是矛盾的混合体,有盼着它快点来的,有盼着它最好别来的。一个月份,被塞的满满的,好在,它不会喘不过气,喘不过气的,永远是那些给它定义的人类。

九月已不再像儿时那样特别,不用紧张不用沮丧,剩下的,就如那年岁的父母一样,舒了口气,一切回复到大多数时候的样子。

小时候,喜欢玩弄气球被充上气膨胀到愈破,最有趣的时刻就是放开气嘴,气球上蹿下跳,用欢呼雀跃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而不是老话说的泄了气的皮球,垂头耷脸的。

不知怎么,九月……让我一下子想到气球。

梁淑艳作品

湿花生果摘好后,晾在初秋

从老屋到家门口的石板路

都想与九月阳光混个脸熟

父亲摊开花生

抹一把汗水摔碎经年辛苦

说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谜语

逗坏了大山里的

孩子们、秋阳和枣树

如今九月,北方的朴素

早已扎根乡土

我用十年风雨,再没晒干

您来不及收起地万千叮嘱

肖云霞作品

那年九月,谷黄棉白,瓜果飘香,丰收在望,堂哥送我来到了大学。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广玉兰的清香丝丝缕缕地飘来,路过的学子们笑容灿烂,意气风发。堂哥长满茧子的双手来回搓着,感叹声像幽咽的流水,不绝于耳:小妹,到这里读书,真好!唉!我那时只知道玩,没把读书当回事,现在后悔也晚了!当时的我,沉浸在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新生活的憧憬里,只看到了他眼里深深的羡慕,却没看到他心里那道期许的光。

三个侄儿都上学了。那些年的九月,堂哥总喜欢看那面贴满奖状的墙壁,就像老农喜欢看自家田地里饱满金黄的稻穗一样,充实和期盼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侄子们光彩夺目的成绩是满足和希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负。于是,正值盛年的堂哥,摘完了棉花割完了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打工的征程。那些年,堂哥在城里搬过砖,搅拌过黄沙水泥,扎过钢筋,把一桶桶混凝土送到高高的楼顶,还走街串巷地拾过破烂。一张张毛票,血汗斑斑,支撑着侄儿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

又是一年九月,落叶蔌蔌,寒蝉哀鸣。最小的侄儿也上大学了。不到五十的堂哥,头发灰白,脸上的皱纹如刀刻斧凿一般,一双似乎永远洗不干净的大手,裂纹斑斑。走起路来,无论怎么努力,再也挺不直那微驼着的背。但堂哥的精气神特别好,孩子们正一步步迈向远方,不正是他当年的期许吗?那一天,刚割完谷的堂哥疲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辆酒驾的三轮摩托车,无情地把他碾倒了,堂哥就这样,去了……

去年九月,桂花飘香,圆月皎皎。已成家立业的侄儿们回老家与我们共度中秋。面对美味佳肴和精美的月饼,推杯换盏之际,我突然想起了堂哥,那个和我一起走在大学林荫道上的堂哥,那个微驼着背,负重前行的堂哥,那个疲惫的,来不及喝一口水就倒下去了的堂哥……顿时,我再也抑制不出奔涌而出的眼泪……

并不是所有的叶子都是秋天才落下,并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长到了秋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过生命的秋天,享受冬的静谧和安逸。这,是我们生命中永远的凄凉和伤痛。可这伤痛也一遍遍提醒我们:活着,珍惜,感恩!

马俊文作品

九月,是秋在来临

是成熟在大地写实

树叶微微泛黄

只须一叶,即可知丰收在即

谁都喜欢金秋

倾心于书写一部春华秋实

伫立在九月的田野

我感念阳春,对夏尤为感激

刘丽芳作品

九月的天气正好,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听风在树梢鸟在叫,看云在青天水在流。禾稻熟,丹桂香,菊花艳。

丰盈的诸事正好。学生开学,农民收获,教师节,中秋节,白露和秋分。春华后的秋实,盛装莅临。花生、稻子、黄豆、棉花,黄黄白白,沉甸甸或笑口常开,张扬着丰收的喜悦。吃尽苦头,会有甘甜。每一分收获里,必定投入了一分或几分耕耘。露珠,汗珠,泪珠,珍珠。白露为霜,挥汗如雨,对月流珠,蚌病成珠。

九月的月亮最好。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乡明。月缺,月圆,因了光影、时空、视觉等缘故。此时之月已非彼时之月,他乡之月不及故乡之月。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不生,也不灭。不增,亦不减。生生灭灭的是生命,不灭的是精神,是情操,是大义。增增减减,有形无形。天增岁月人增寿。有增无减的是,留不住的岁月,剪不断的乡愁。故园,无处寻觅;情怀,无法安放。

长路,奉献远方。玫瑰,奉献爱情。九月献给我以沉思,我献给九月以文字。

李超华作品

你在,我的怀抱就是春天!你走,我的怀抱荒凉成秋!尽管夏日炎炎、酷暑燥热,热浪不肯离兮,可我仍在推迟九月。——九月,我的小棉袄将迈入人生新台阶!

从你脱离子宫、剪断脐血那天起,我就一直在祈盼,祈盼我的小棉袄,快些长大,去自由翱翔、去搏击长空,去领略属于自己的精彩!

你也曾说过:“有朝一日、定要脱离我视线,挣出我魔掌。”我在心里笑出了泪花,我的小棉袄,也在渴盼长大,可你就是我手心里的小风筝,哪怕飞得再高、飞得再远,我那蚕丝裹紧的丝丝牵挂,又岂是你能挣脱得了的。小时候,你在汈汊湖畔嬉戏而飞,无忧无虑、跳闪着两个小辫丫。长大后,你在高垒芜杂的书海倔强而飞,埋头筑垒心中梦想。如今,你将拥有自己的宇宙领空,愿你依然快乐、倔强,矫健而飞!

你是我今生的小对头,你的温驯、懂事总是对着你的父亲,你的叛逆、刁蛮总是对准我,时常被你气哭。每次争论,你就像个得胜将军,在我面前带着胜利的笑,我愿意这样宠着你、与你争锋,让你释放压力、发挥口才,把你宠成将军,而不是公主。

与其说我让你长大,不如说你让我成长,自从你的第一个细胞,在我的身体里发生变化,我就从一位少女转变到一位母亲。这期间,我体会到了多少爱与温暖,懂得了生活中多少珍惜与坚强!我越来越像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

我俩一路前行、一路成长,如今你己长大,纵有千言、纵有万语,愿放手让你驰骋,“花盆里长不出大树,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不能暖你三冬、伴你四季,我又岂能放心得下。

轻轻的、为你打点行装,即便打点再多,总嫌不够。铁轨交错,即将送你去往远方,我的目光随你远行,汇成最初流淌的羊水,而我必须,再次剪断脐血!

周莉荣作品

半透明的白玉里裹着

淡淡柠檬黄,浸在水里

似一朵朵莲花绽放

和着糖水咬一口,空气中

唇齿间,弥散甜香

那年九月,老妈起了个大早

为出门求学的姑娘,煮了一碗

糖水荷包蛋

一头扎进图书室

白鹿原、斯人独憔悴、平凡的世界

那年九月,神奇的万花筒

把灵魂带到了另一个有趣的世界

在文字魔力驱使下,写下了第一篇

获奖散文:九九登高

穿过街市拐个弯,再过一座小桥

安顿好一口皮箱,今生今世就与校园

结下了深深情缘

墙角搁置已久的老风琴

从此奏响了娃哈哈,欢娱复活的空气

驱散了老宿舍里的霉花花

那年九月,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迷人的童声响彻校园

光阴里也暗藏着刀光剑影

莫名就会伤感,篮球场上

一声声响亮的老师好

足以驱散所有悲伤

一张张笑脸照亮整个校园

企盼九月开学季

蓝天、白云、碧草

在那片净土里,自行车的叮叮当当

和着读书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与大师对话,明悟一切沧桑

胡子曰作品

1

一池塘清水

倒映着九月的艳阳

童颜朵朵,绽放

在操场边的一丛万年青旁

集合哨声清响

花儿都站成静默的小树

挺拔在童年记忆深处

2

二河向西八里是干一

路灰白而整齐

路旁一道堤

堤外一条河

干字一田二河

两个古镇如孪生

比本县的脉旺和分水还亲

爷爷背着货担走了三十年

那年九月起

我骑着自行车走了三年

3

三年后的九月

拦上一辆蓝色的公共汽车

我和几个同学闯去县城天门

一路过马湾、小板、大板

遥远的天门,只是中转站

学校外浑浊的小菜场尘土肆意飞扬

我期待的那场盛夏的大雨

酣畅淋漓,氤氲无尽

4

四十几天后

父亲买了两张船票送我

九月的江船从汉口驶向南京

这是我第一次路经省城

江城的夜灯明烁

江鸥翩舞如信使

水流向东,二十八个小时后

我踏上了下关桐叶荫蔽的四号码头

5

五蕴可思忖,故乡在心

四十二岁,当如人生的九月

我早已熟谙石头城的四季分明

中山北路上的梧桐树

鸡鸣寺的钟声

玄武湖畔台柳

悉数揉碎在秦淮河里的浆声灯影里

流年偷换中忘却了故乡月

只在年轮之书的扉页上

让儿子工整地题写两个字:

地米

王萍作品

此时八月

刚走,九月刚来

在我,夏是苦夏

又所谓秋,一旦与心相逢

就是很大很大一个愁

因此当我们说起日子

无非泪水、汗水,苦楚,难捱

甚至没有一点空闲去焦虑和迷惘

晨起第一念是赶紧出门出发

常有静夜思,思

何日苦尽甘来

我愿九月秋意

即诗意

我愿十月多彩

是丰彩

芦笛作品

1

秋虫之间的应唱散出寂寞和温暖

薄凉的星辉和露珠相互映照微光

燃情的红叶,聚集远近的视线

它飘过的小径上,回响谁一起走过的足音

老树任叶子纷纷落下

对着天空伸出虬枝,飞向白云

群雁飞成一个人字,长鸣大悲咒

击中聆听者的人心

2

游子,像一只走失的蟋蟀

循着回声,找到那一面旧墙

十年前的秋风回来了,代替母亲

坐在老屋那把竹椅上

父亲的菊花诗,还在绕梁吟唱

让门前的古月,一片金黄

当初的老屋,九月初阳中出生的孩子

母亲给了他一个乳名:秋红

天水碧作品

1

在白露风中看“九”

九,五行属木天干的第九位——壬

九,亦属阳水

在秋分傍晚玩耍的小孩说

我不懂啊

2

注定了,抵达与启程

都在这里

一个母亲说,新收的棉花存起来

留给女儿,给她弹床新棉被

她们说,这是嫁妆呀

果实抵达果实,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种路径

我说,它们要走了

在九月底的倒数第二天

也只有在这天

我才能分辨迁徙的是白琵鹭

3

注定了,丰沛与清瘦

也在这里

她挥动胳膊,说不要秋天

不要秋天,了无生气

她不辩,给她画秋天的色阶

柿子橘、南瓜黄、槭叶红.....

笔生旖旎

圆荷垂首,蟋蟀夜鸣

水杉们早在七月藏匿起新芽的秘密。

所谓肃杀初起

从来不是九月的按语

马竹作品

我一直觉得其它月份少有令我心动抑或难以忘怀的存在,所以每年岁末,在我拿到最新日历时,我都有立即撕掉其它日子的冲动。我确定只留一张:九月一日。

为什么?因我很小的时候,每一次从学校操场经过,都要对我父亲或母亲喊叫:爸爸,我要上学!妈妈,我要上学!然而他们每次告诉我说:要等到九月一日!要等到九月一日!

可儿时的我并不知道九月一日是一个什么东西呀!不知道人世间有一个什么东西不准我坐进教室听老师们讲课呀!以至直到我老了,在经历了无数个九月一日的现在,还是不明白:人世间,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在阻碍我们求知!

所以我从六岁开始,慢慢知道了九月一日作为一个神圣的日期,是许许多多人一辈子的某种经咒。如果不信,请你像念阿弥陀佛那样每天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乃至十万百万遍!你会:

听到全世界都有上课铃声、苍天大地充满朗朗读书声,还能听到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在你身后反复叮嘱你要好好上学的声音,尤其是!黑板前两鬓斑白的老师对你说同学们好!你将看见粉笔灰如雪纷飞……

我这一世要写的献词不少,但惟独九月一日,我保持赞念不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31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