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你所不知道的月亮

发布时间:2025/3/31 11:32:25   点击数:

每到晚上,我们抬起头,总会看到那一轮明月。

李白曾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苏轼也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自古以来,月亮仿佛一直都在伴随着人们,无数文人骚客的诗句中都含有大量对月亮的描述。

甚至如今我们很多的节日都与月亮有关,比如我们的元宵节、中秋节、中元节等等。

月亮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熟悉的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

其实月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作为卫星来说,月球的个头绝对是很大的,在整个太阳系所有卫星中能排第五。

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但它的直径是木星直径的1/27。

第二大的土卫六,它的直径是土星直径的1/24。

而月球是地球直径的1/4,作为一颗卫星而言,它的体积似乎显得有点太大了,不过还好月球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1/81,所以地球才能将如此大的星球吸引住。

但这也就说明月球的密度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都说月球其实是中空的。

年,“阿波罗12号”的登月舱返回绕月轨道后,把废弃的登月舱丢回月球表面时,产生的月震被事先安置在月球表面的月震仪观测到了信号。

令人吃惊的是这次振动竟然持续了55分钟,就像用锤子敲击大钟一样,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

如果是实心的球体,时间应该持续在15-30分钟。

这相比于地球上当时已知的地震观测确实有很大差异。

而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来的月表玄武岩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至3.5克,地球上玄武岩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不到3.0克。

这就说明月表的密度跟地球差不多,甚至比地球还大一些。

然而,月球的整体密度却比地球小很多,大约只有地球的60%。

因此,人们认为月球是中空的。

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月球是实心的,然后以月球干燥真空的环境等举例反驳,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按照自然生成天体的规律,是不可能有空心的天体,且都是越往中心密度越大。

所以,如果月球真是空心的,那么月球就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细思极恐。

不仅如此,月球还有一个特点: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它的另一面永远不会朝向地球。

这个按照科学家的解释其实就是潮汐锁定,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完全相同,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刚好月球也进行了一圈自转。

这个感觉也有点恐怖,好像月球一直在瞄准监视着地球。

不过在太阳系里还有很多其他潮汐锁定的天体,与火星锁定的有2颗卫星,与木星锁定的有8颗卫星,与土星锁定的有15颗卫星等等。

所以,月球这个特点还算正常,毕竟没有搞什么特殊,大家都这样。

也正因为潮汐锁定,月球一面一直朝着地球,所以,朝着地球的这面没有经历过陨石的洗礼就显得比较光滑,而背对地球的那面隔三差五就被陨石撞击,被撞成了麻子脸,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并且由于月球体积大,所以大部分飞向地球的陨石都被月球挡住了,这么看月球对地球来说也是居功至伟。

不过这些陨石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又发现了蹊跷之处。

月球上的那么多陨石坑,无论大小,平均深度都在6-8公里。

按理来说,大的陨石坑是大号陨石撞击造成,砸的坑应该更深,小的陨石坑是小陨石撞击造成,砸的坑更浅。

地球上也是有一些陨石坑的,坑的深度就和直径基本成正比。

月球上就完全不是这样,其中有个陨石坑直径公里,据推测应该是个直径60公里的陨石砸的。

如果这个陨石砸在地球上,深度不会低于公里,但是在月球上就只有六公里。

这不禁让人怀疑,月球的表面土层之下是否有一个坚硬的外壳,无论多大陨石的撞击都无法击穿这个外壳。

有人注意到木星卫星上面也有类似的陨石坑,也是深度差不多,但直径有大有小。

后来研究发现这个卫星外层是一层厚厚的冰壳,当陨石砸在上面本身砸了个很深的坑,但是由于撞击产生热量,冰壳就化成了水,之后又流回去把这个坑填上了,然后又冻上。

所以人家不管怎么砸,就是那么深。

但是月球表面没有冰壳呀,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释来说明这个现象。

那么,月球是如何诞生的?

现在关于月球起源一共有五种解释。

第一种,地球捕获说。

认为月球本来是外来的天体在飞经地球附近的时候被地球引力捕获,从而环绕地球运行。

但是以地球的大小,要捕获月球这么大的卫星实在是太难了,后来研究还发现地球和月球在同位素组成上十分相似,这一点是捕获假说完全无法解释的。

第二种,地月同源说。

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内同一块行星尘埃云所组成。

月球是地球形成后留下的物质形成的,这个可以解释同位素相同,但是却无法解释月球的核心比地球少,如果他们来自于同一来源,至少两者核心所在的比例应该相当。

第三种,地球分裂说。

早期地球从破碎的宇宙尘埃中凝结成地球之初,地球拥有极高速的自转。

根据推测,当这个自转的速度达到旋转一圈只相当于十几秒的速度时,原始的地球1/5会被甩出去,形成绕着地球旋转的月球。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家无法证明远古地球曾经有一天等于十几秒这种超高转速。二是被甩出去的月球很难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一个几乎圆形的轨道。

第四种,大碰撞假说。

地球刚形成不久的时候,有一颗和火星差不多大小的星球一下撞到地球上,把地球的一边撞得粉碎。

这些碎片就绕着地球开始旋转、凝结,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月球。

第五种,甜甜圈。

这个是目前行星科学家给出的最新解释,说的是月球起源于一个像甜甜圈一样的岩石蒸汽圈。

大约46亿年前,原始的地球并不是一个球形,而是一个碟形,这是介于星球和碎片之间的一个状态。

突然有一天,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碟形的地球,把碟形的地球撞得只剩下一个地核,其他所有的物质都被撞散了,形成的气体和尘埃,但是地核蕴含巨大的能量把这些气体和尘埃吸引在一起,继续旋转。

这些被吸引在一起的物质聚集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甜甜圈。

之后经过亿万年的冷却,甜甜圈消失了,地球和小行星各自形成了地球和月球。

这几种解释你觉得哪种更有说服力呢?

在月亮诞生之后,还形成了一个天文学巧合,就是完美的日全食。

其实太阳系中的很多卫星都可以形成日全食,只是他们不能制造完美的日全食。

月球则是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日全食,一丝不差,刚刚好挡住太阳。

太阳的直径是.2万公里,月球的直径是公里。

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倍。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亿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4万公里。

那么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就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倍。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月球和地球的关系,就相当于缩小版的地球和太阳。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球准确无误的和太阳重叠。

月球小一点不行,大一点也不行,距离近一点不行,远一点也不行,就在刚刚好那个位置那个大小,它才能完全重合。

而月球其实在距离地球2万-万公里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内都可以成为地球的卫星。

但是月球为什么偏偏在38万公里这个可以制造完美日全食的距离待了下来?

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自转很快,一天大约只有6个小时。

因为月球的到来,月球的引力慢慢让地球的自转速度减速,才慢慢由6个小时减到现在24个小时。

可以说月球的引力是稳定地球自转轴最好的东西,并且使地轴以公转平面66.5度的角度进行自转,于是地球一年便有了四季。

更重要的是月球的存在让地球海洋出现潮汐起伏,这种潮汐带来的摩擦力使地球内部温度剧增,带电荷的地心熔岩融化,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地球磁场。

而地球磁场就是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阳中宇宙射线的侵袭,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场是,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物钟都是24小时,而人类的生物钟是25小时,人类大概能适应的时间范围是22-28小时。

更奇怪的是,火星的自转周期约25小时,人类更像是火星人(所以现在人类太空移民最先考虑的就是火星,马斯克天天喊着要移民火星)。

而当时为了移民地球,才用月球将地球的自转周期从6小时拉到24小时,当然这些都只是的猜测。

月球离地球越近,地球自转周期将越慢,越远则越快,所以月球目前的位置对人类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位置。

当月球位置不对时,将会带来毁天灭地的灾难。

各类神话传说中的大洪水事件,可能就是月球引起的。

有细心的人发现大洪水之前,圣经里描写天空,只说天上布满了星星,最亮的是金星,所以由此推测大洪水之前天上可能是没有月亮的。

而圣经中记载,在大洪水之后,相关的记录上才突然出现月球。

想一想也对,若真有大洪水,恐怕也只有月球的引力才能造成那传说中吞噬一切的大洪水吧。

当月球第一次来到地球附近时,由于距离地球过近,引起滔天的海啸及暴雨,将亚特兰蒂斯、雷姆利亚等史前文明一巴掌都拍到了海底,将当时地球上的大型生物几乎灭了个干净。

之后月球开始逐渐远离地球,待在了现今的位置,将地球的自转周期调整为24小时,然后播下了新的生命物种,从此一直在地球周围守护着。

那么,如果没有了月亮,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简单的说,生物几乎都要灭亡。

没有月球,地球自转加快,大部分生物将适应不了新的周期,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大面积灭亡。

其次,地表不在适合生物居住,没有月球稳定地轴,火山可能会经常性喷发,失去了一年四季,昼夜温差极大,又由于自转转速太快,地表常年大风。

同时,月球曾替我们挡下的陨石,之后都会直接砸向地球。

流浪地球里面的场景可能会重现,但是只会比电影中的更惨。

所以,只要月球完了,地球上的生物也基本就完了。

所以未来人类的使命不仅要保护好地球,更要保护好月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173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