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岁时节令中元节冥界凡尘两无奈仙山梦

发布时间:2024/8/27 15:24:48   点击数:
刘军连简介 http://www.bdfyy999.com/jiankangketang/jankangzhishi/104774.html

作者

连城

今天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盂兰盆节。有谚云:“七有半,鬼乱窜。”于是,人们在中元节这一天除祭祀祖先外,还要大规模赈济孤魂野鬼。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为中国的传统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盂兰盆节源自佛教,典出目莲救母。

“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另有一说,“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苦如倒悬,应尽快解救。

说的是佛陀上首弟子大目犍连之母不信佛法,死后被打入阿鼻地狱。有“神通第一”之称的目犍连在定中用天眼看见母亲在饿鬼群中受苦,于心不忍,用法力为母送饭,谁料“食未到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悲痛无助,跑去问佛。佛让目犍连在七月十五僧众夏安居终了之日,具五味百果,供养十方大德,瞬间火焰化红莲,使母亲脱离饿鬼道。

后来,这种仪式便成了佛教岁节仪规。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结夏安居日,出家人每结一夏才算是增长一僧腊。

与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明清两际规模尤盛。

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元节便是这一文化意识的凝结与升华,逝者虽逝,常驻我心,于是,中华民族便有了直面生死的勇气与豁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165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