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讀書筆記寒食節

发布时间:2020-10-19 23:43:02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寒食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不生火,家家只吃冷食。後世加入祭掃,成為民間第一大祭拜日。對於寒食節的由來,我向來不曾深究,唯道聽一二而已。今讀《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始見寒食節之源頭。晉侯“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大概是設立寒食節的最初動機。晉侯有什麼“過”呢?這就跟另外一個人“介之推”(《史記?晉世家》作介子推)有關係了。晉侯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晉文公重耳,重耳當上晉國國君之前,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這十九年有一幫文人武將始終不離不棄追隨他的左右,歷史上記載且對晉國有大貢獻的主要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之推。而這介之推不同於其他臣子,他對重耳的忠心、忠誠非常人能及。流亡途中的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記載,有一年流亡到衛國的時候,所帶資糧被人偷了個精光,重耳飢餓難耐,向田夫乞討反遭戲謔。看到快餓暈倒的重耳,介之推偷偷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與野菜同煮,救了重耳一命。但就是這樣一個忠心耿耿有救命之恩的臣子,在重耳當上國君之後,封賞眾人的時候,偏偏沒有他什麼事:“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亦弗及。”這個有著古代士人風格的介之推,或者說有道德潔癖的人,聽說自己得不到任何封賞,也是鬱悶至極。自我安慰地說,那些得到封賞的人是“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一氣之下,感慨萬千:“下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與處矣”。也不聽老母親之勸:“盍亦求之?以死,誰懟?”“亦使知之,若何?”終究拉不下面子去求重耳,只得帶著老母親歸隱山林,直至老死。劉向《新序?節士》說,重耳聽說介之推歸隱,才發現委屈了他,相找他回來重新封賞,“求之不能得,以謂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晉文公重耳為了找回介之推,不曾想把他活活燒死,所以為了記錄自己的過錯並昭告天下,“以志吾過,且旌善人”。並在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不再生火,只吃冷食,提醒自己不忘故臣,不負故人!上行下效,晉國舉國上下都隨著晉文公一起“不生火,吃冷食”,慢慢地發展成為一個全國的節日。隨著時代的發展,加入各種文化元素,這一節日逐漸推廣開來,變成人們祭掃、踏青的節日,由此成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125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