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传统中元节,这些事情不能忘

发布时间:2020-9-18 18:14:45   点击数:

今天就是我国历史上

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元节!

民间俗称“鬼节”

它的重要性在于祭祀,传承

中华民族文化永远不断的“孝道”

中元节

别   称: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意义:敬祖

节日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的奥义——

祭祀

中华文明能千年传承,靠祭祀也!

而,中元节本身源自祭祀!意义在于敬祖!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

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

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除、清、九)等三节

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

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我国自古以孝治国

家族的传承到国家的传承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历史上

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得以传承;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祭祀!

“传承和孝道,是中元节您必须要放在心上的”

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

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

比如:

"

《朱子治家格言》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祭祀祖宗愈真诚,你的孩子愈孝顺,因为孩子的感觉非常敏锐。

"

注意!各位为人父母者:

“祭祀祖宗越真诚,你的孩子就越孝顺!”

所以!中元节的祭祖做不好

就不会给各位的后人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文明祭祀

中元节与天津天后宫

旧时,在天津举行中元节活动的主要是天后宫和玉皇阁。

按津门旧俗,这天白天人们要下洼给祖先烧香烧纸,祭祀亡灵,下洼有河东、西门外、南大道(西南角)、大丰路和北站外这五条线路。而居家的老人们便在自家门口或门脸房前摆设桌椅、茶水,免费供下洼归来的人们到此饮水歇息,以表愿心。当晚,富裕人家到河边放河灯,或者来到海河边看天后宫的河灯。

《点石斋画报》中关于天津中元节活动的记载

这天晚上,在天后宫的院子里,居中放一张桌子,两旁放四张或六张桌子,要念一场经,超度亡魂,请神上香仪式与佛教大同小异。念完经要放河灯。天后宫紧挨海河,道士们遂到河边送河灯,在这里再念一场经。

河灯道士不制作,均为信士弟子做,一为纸灯,一为打瓜灯,即小西瓜灯。制作纸灯,多叠成船形。纸型在碗里压固,讲究的要烫蜡,蘸上牛油或羊油蜡,以免河水将纸灯洇湿早沉。有的还在纸灯下固定一块小木板,以利纸灯飘行。尚有一种纸质荷形灯,底部蘸腊,以蒲纸和油为蕊,成圆柱形,点燃后放行。制作打瓜灯,是将瓜切成两半,或只切掉上边一小部分,再将瓜瓤挖空,里面安放蜡烛。瓜皮刻以花纹或吉祥语,如“天下太平”、“一帆风顺”等。

点燃蜡烛时,薄薄的瓜皮透出摇曳的烛光,摇曳的烛光又映出瓜皮的颜色、花纹和吉祥话,展现出一个美好的艺术境界。届时,在初秋的静夜里,月朗风轻,各式各样的河灯,被河波推送着,缓缓顺流而飘;海河河道上,烛光闪闪,犹星溅河面,分外拨人心弦,使观赏者从感官到心理都得到一种慰藉,一种愉悦。

有的年头河灯放得多,满河的西瓜灯,从天后宫能一直飘到河东挂甲寺。

“别让祭祀的意义失传,别让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赖以传承的孝道文化没落”

中元节的来历

人人都应该知道

传统文化,不应该忘记

编辑

于婧

综合

新浪旅游、最爱大北京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122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