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起源 >> 徐秋发中元节祭祖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哟
中国文学最具影响力的微刊之一
刊名题写:主编魏民
作者简介:徐秋发,男,南靖人,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泉州七中高中语文老师,中学高级职称。喜爱文学,作品发于《作家》微刊。春晚歌曲《不忘初心》-韩磊谭维维
中元节祭祖(散文)
又是一年七月半。
每年的今天,都是祖厝最为热闹的一天。祖厝突兀在一个小山丘上,刚重建没几年,外观很有点靓丽,但周围没有自己这一宗族的人居住,也就少有人来打理,除了元宵节和中元节外,其余时间皆是大门紧闭,甚是沉寂荒凉。而热闹的中元节却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上午八九点钟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带着牲礼(也就是祭品),聚集到祖厝来,而且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忙里忙外,不一会儿,就把结满蛛丝、落满灰尘的祖厝打扫得一干二净。
之后,大家便把从自家带来的牲醴,摆上供桌,有猪头猪脚、鸡鸭鹅肉、糖果面包、啤酒饮料……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煞是丰富。
这时,主祭者便拿出一大把香,点燃,用手轻轻拂去火焰,然后双手握香,面朝大门,表情严肃且虔诚地拜了几拜,与此同时,嘴巴念念有词,所念何词?无非是“请请请”,请来东海龙王、南海观音、哪吒太子……还有附近的土地公等等,等这些大咖神明都请完之后,主祭者就把还爇着的香分给每家的代表,每人几炷。而后再由这些人秉香遥请各自已逝的亲人,然后便是叩首叩首再叩首,同时每个人在心里也默默地祈愿,当然不同人的内心有不同的祈求,可以说是动机不纯、心机叵测、心怀“神”胎,什么金榜题名升官发财保佑平安等等,包括六合彩下期会开什么,也有人念念叨叨出了声,说都拜了几年,没一次算得准的,拜托了今年要“灵感”一点。我估计先人们也少有读书的,子丑寅卯可能都念不全,更遑论能精准算出特码的!总之,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嘴巴同样是念念有词,祈望祖先在享用这些祭品时也要动动脑筋,多少给大家一点希望或回报。
大约请了五六分钟,估计能来的神明、祖先都来了,看那些牌位的数量及估算一下刚才主祭者所请的神明数量,都来的话,至少能坐满四五桌,也不知他们坐哪里,也没得问。随后大家便缄口静默不语,好像是怕惊扰了这些想像中的先人们,好让他们安静地用餐。
约莫又过了二十分钟,估计神明和祖先们已歆享完了所有的祭品,主祭者便又严肃虔诚且念念有词,一一送走先前请来的神灵和众祖先们,送完后便烧起铂纸,等铂纸烧成灰烬,火都灭了之后,再点燃鞭炮,随后青烟腾起,各家忙着收起牲礼,祭拜仪式亦宣告结束。
而后便是“移动餐厅”的师傅们忙碌的时间,做头家的除了出钱准备七八桌的酒菜之外,还要忙着摆桌椅、铺塑料纸、排碗筷等等,而更多的人则是天南海北地聊聊天或抬头看天发发呆或低头玩玩手机度时间,大家都等着吃大餐。
没过多久,菜便一道接着一道地上桌了,大家便竞相饕餮、大快朵颐起来了。刚开始时,年长的吃起来彬彬有礼,慢条斯理的;年少的便不顾礼节,狼吞虎咽,筷来叉往,风扫残云,道道清盘。因天气炎热,祖厝低矮不太透风,不一会儿功夫,不管年长年少的,大家在觥筹交错的同时亦挥汗如雨,于是有的人干脆扯开扣子,半露胸膛;有的人面红耳赤,大声喧闹;有的人醉眼朦胧,左摇右晃……倘真有魂灵的话,我想,祖先们看着吃相难看的我们,一定会作掩嘴葫芦笑的。
突然之间,竟又想起奶奶来了。此时的奶奶也一定呆在天国的某个角落,正佝偻着瘦小的身躯,蹙缩着脸庞,半眯着双眼,满脸堆笑且目光慈爱地看着我们……奶奶辛劳一生吃苦一生,她是在我读大二时的那个暑假的新历7月26日去世的,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奶奶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九年又二十天了。
二十九年一挥间,音容笑貌记心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一抔黄沙。以前,一个人去世后还有一抔黄沙,至少还有荒冢一堆草没了;而现在,每个人最终的结局都不过是一缕青烟罢了。人生意义何在?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别不满足,别想太多,也别太为难自己,还是好好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吧。
己亥年七月半有感,是为记。
.08.15午后
(责编:晨曦)
链接:
徐秋发我的童年(散文系列)徐秋发
我的老爸老妈(散文)徐秋发
我的奶奶(散文)徐秋发
兄弟,这里才是你的家(散文)胡根庆
一枝独秀的《作家》微刊(散文)胡友国
聚焦情感(纪实散文)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
q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