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节日满月十分,元宵快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二说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元宵夜,人们要点燃彩灯,放孔明灯,燃烧烟火,观灯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圆,同庆佳节。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玩灯谜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求得佛法归来,称每逢正月十五,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此后,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舞龙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龙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按中国传统的习俗,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既要点彩灯万盏,以示庆贺,也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烟花笑,笑倾城,美了年华,渡了浮生。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
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
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愿不负时光,不负努力,人安心安,花好月圆,元宵节快乐!
最后送给大家几个字谜:
1、久旱逢甘露(打《水浒传》人物)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及时雨
2、醒后得知一场梦(打《西游记》人名)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悟空
3、葱姜蒜皆可治病(打一宋代词人)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辛弃疾
END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朱怡瑞
责编
刘溢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