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
活动背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与宗教文化多有关联。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宫,天公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此外,元宵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活动主题:
加快实现“五新”目标,欢乐吉祥庆贺元宵
活动目的:
为让学生们领会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体验过节的欢乐气氛、启迪智慧、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容城县教育局在元宵节期间发起征集“谜语”、“欢乐元宵”微视频和创作主题绘画手抄报活动。
征集内容:
1.创作谜语:学生可以自创和引用谜语,内容健康,体现节日内涵。按照要求准备谜面和谜底。
2.创作微视频:通过视频配以解说的方式记录在节日期间创作能够展现元宵节的特色、风俗、欢乐气氛的作品。
3.创作主题绘画手抄报:通过画笔的方式展现容城本地元宵节主题,突出我县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展现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优质高效、文明和谐有序、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形象。主题绘画手抄报拍照上报,或开学后教给班主任老师。
征集要求:
1.上传作品须为原创,被认定抄袭的作品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2.上传作品须与主题相关,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参与方式:
作品提交给班主任老师.
征集时间:年2月19日——年3月7日。
评奖方法:
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02-1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