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今日元宵花好月圆人团圆,万家灯火皆平
闹元宵
猜灯谜
元宵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南北之分
元
宵
节
元宵
北方称谓,以“滚”为主。元宵的馅一般是用青红丝、花生米、白糖等搅在一起,研磨捣碎、压成饼状、切成方块。接着把馅蘸点水后,放到盛有糯米粉的容器里摇。这里也有种说法,越滚越圆、越滚越大,寓意着来年发大财。
汤圆
南方叫法,以“包”为主。汤圆则是用糯米粉和成面团,一小块湿面团就可以捏成圆片的形状。接着把馅放在糯米片上,用手边捏口边在手心揉团,这样,一个光溜溜的汤圆就好了。
节日习俗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不一而足。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的人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
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
祝各位职工
愿愿成真,圆圆如意!
元宵甜甜,快乐绵绵!
情愿,心愿,愿愿随心!
滑动打开信封,查收祝福吧
欢迎大家转发推文,送上您对亲友、同事的节日祝语,让新工联的大家庭来感受您最诚挚的祝福和温暖吧!
更多了解新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