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七月半江南水寺中元夜

发布时间:2021-7-13 10:34:50   点击数:
中科公益爱心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中元夜(唐)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节_简历

别称

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

时间

农历七月十五9月5日星期二

起源

祭祖

习俗

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宋代刘辰翁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吟咏中元节说:“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随着儒释道三家合流,中元节也同时融合了三家的观念和习俗,形成了今天最大的鬼节。

道家:阴阳交替,天地中元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此消彼长,相互交替,所以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中元节,在夏至之后,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道经里讲: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七月十五地官赦罪是指每逢七月十五日,地官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所以七月十五日也是人们祈福消灾的节日。

儒家:七月新粮,祭祀祖先

如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孟子所强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孝事亲、以孝奉君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重要传统美德。

中元节还是小秋,有很多农作物已经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徒儿,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但却无法用法力喂食母亲,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

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饿鬼,以化解其怨气,助其早入轮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相关阅读

游苏州|爬山涉水好去处

苏州秋色

满市玉指剥明珠

苏州秋色

新秋仍有旧情怀

七夕

许你一段最美的七夕时光

记忆苏州

留影寻常见

记忆苏州

诗墨画中人

情书苏州

人约黄昏时

情书苏州

袖里笔花香

醉苏州

岸边落山黄

醉苏州

小酌载酒堂

ID:ai_garden

交流

转载

投稿

爱园林

投稿可发送至“ouyuan

ncspread.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38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