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中元节你应该知道点儿什么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习俗
中元晋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
祭拜祖先
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
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
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过神巫请死去的人来对话。这个神巫通常是妇女,人们用布蒙上她的眼睛,点上香,周围的人念咒,使其入迷。神巫就成了人鬼对话的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她同死去的人谈话。当“死鬼”拖完时,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处处人关门,鸡鹅鸟鸭上条了,请阮童姐回家门。”这样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状态,让其清醒复原。
这种民俗显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民间信者不少。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请神巫“拖死鬼”。
演戏助兴昔时,潮安、潮阳等地乡民乘盂兰胜会日子的机会,宰杀牲畜,同时请戏班来演剧助兴,颇为热闹。清光绪《潮阳县志》云:“(中元)醵金演剧,乡俗尤甚。”可见,清代潮阳乡村中元节演戏很盛。不过中元节演戏多是演给有钱人看的,无钱人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有心赏戏呢?故有民谣曰:“有钱来看戏,无食去抢孤”。中元节演戏与平时游神时节演戏相比也显得较为冷冷清清。这是因为神仙毕竟是高人一等,而鬼是会使人害怕的,所以盂兰胜会的演剧,没有酬神演剧那么热闹。
《中元作》
(唐)李商隐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节动画视频
在潮汕,七月十五午后,人们纷纷抬凳搬桌,放在家门口,然后将祭品放在上面。祭品上遍插香火,拜后将香火插满沟边路旁,含有遍济四方之意思。这些香火是祭祀“孤爷”(孤魂野鬼的美称)的,不允许小孩乱拿,也称“拜孤爷”更多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