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万圣节VS中元节,在搞什么ldquo
大家小时候看恐怖片
不知道会不会想几个问题
鬼是什么?
鬼从哪里来?
鬼要到哪里去?
其实这些问题
不仅只有中国小朋友在想
西方小朋友也想过
正所谓,中西文化是有共通的地方
中西方都有“鬼门大开”的一天
在中国,这天是中元节
在西方,这就是万圣节
我们在中元节吓得门都不敢出
而万圣节却一个个嗷嗷大叫往外跑
显然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
中元节和万圣节大相径庭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万圣节篇
万圣节的由来我们经常过的10月31号万圣节,其实是一种误传
10月31号应该是叫万圣节前夜(Halloween)
而万圣节(AllHallowsDay)则是在11月1日
万圣节起源有很多种版本
其中比较主流的是凯特人版本
凯特人相信十月的最后一天
是夏日的终结,冬日的开端
而且在这天里,亡灵也会离开阴间
在世间游走,拜访亲友
因此这天便格外的危险
为了吓走恶鬼,凯特人就会戴上面具在村里游走
如此一来,就是万圣节起源啦
(鬼:我当时害怕极了.jpg)后来,万圣节的“吓鬼”活动就变成了这样子——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
如今万圣夜已经变成了狂欢游行日
大人们会和小朋友一起穿上多元的Cosplay服装
走上大街游行
而小孩装扮成各种鬼怪逐门逐户按响邻居的门铃
大叫“TrickorTreat!”
主人家便会拿出一些糖果作为小礼物
要是不给糖的话,小孩子们就会进行各种恶作剧
比如把垃圾倒进你的家里等等
从“JackOLantern”到南瓜灯
相传爱尔兰有个叫StingyJack的男子
他胆子非常大,约撒旦出来喝酒
喝完后没钱付账,他说服撒旦变成六便士来付酒钱
可是Jack并没有拿它来付钱
反而用一条银纸把撒旦镇住,让它出不来
后来Jack死后,天堂不收他,因为他非常吝啬
地狱也不留他,因为他戏弄撒旦
无处可归的他最后只好不停的走着,并提着白萝卜
里面放着撒旦给他的炭火来照亮路面
一开始,丑丑的JackOLantern后来随着爱尔兰人到了美洲大陆后
他们发现了新大陆:
南瓜,这玩意外表坚硬,内部柔软
而且体积还大,容易掏空放蜡烛
简直是手残党的福音
因此后来南瓜就取代了白萝卜和土豆
成为了万圣节的宠儿
后来呆萌的南瓜灯不过不会做南瓜灯也没事
万圣节有糖有南瓜馅饼吃就好啦
中元节篇
中元节的起源
介绍了国外的万圣节,再来看看国内的中元节吧
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民间习俗称之为“鬼节”、“盂兰盆节”
道教有“三官”的说法,即天官、地官、水官
中元节就来源于地官赦罪,地官的生日即是中元节
“鬼节文化”承载着这一思想
也使其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祭祖
不像万圣节那么活泼有趣
中国文化中普遍倡导“敬鬼神而远之”
传说中元节这天,地官赦罪后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人们会燃烧纸钱来缅怀先人,祭祀亡灵
中元节除了祭祀祖先,也有许多的禁忌
这一天我们总会格外小心
害怕触碰了什么禁忌招来霉运
所以中元节显得格外的静穆严肃
放河灯
万圣节有南瓜灯,中元节有荷花灯
放荷花灯也是中元节流传较广的习俗
荷花灯又叫河灯,在底座上放上灯盏或蜡烛
任其漂流,以普度水中的鬼魂
神秘昏黑的河流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
鬼魂就在那里沉沦
如今的放河灯,已经成为了欢乐的活动项目
中西鬼节各有特色相比于西方万圣节的欢乐气氛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虽然是静穆的“鬼节”但是也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俗形式更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在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地去了解一下它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在即将到来的万圣之夜
一起做个捣蛋鬼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案居景璐张宇豪编辑
王金如朱梦婷审核
许一然杨福银裴倩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