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必背常识节日相关考点
一、节日相关考点
在公基考试中,中国传统节日是常考的内容。而该内容在考察中偏重于记忆,需要考生对其产生背景和习俗有充分的了解。因此这里就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内容进行梳理,以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备考。
1.春节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有关背景:古代又称元旦、岁首。国家法定节假日(注意:现在的元旦是指公历1月1日,与古时不同)
2.元宵节
日期: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划旱船等
有关背景: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等。起源:汉文帝纪念平定“诸吕之乱”,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汉明帝时挂灯礼佛
相关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清明节/寒食节
日期:公历4月4日—4月6日中的一天
习俗:扫墓、踏青、吃寒食、插柳等
有关背景:传说起源于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二十四节气之一。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法定假日。
相关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4.端午节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有关背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午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年)。
相关诗句: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美酒清樽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七夕节
日期: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姑娘穿针乞巧
有关背景: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情人节。
相关诗句:未会牵牛意若何,需邀织女弄金梭。——宋代杨朴《七夕》
6.中元节
日期: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祭祖
有关背景: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上元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元为十月十五。中元节与清明节、宗族等一道,是作为祖先崇拜的重要体现。又称亡人节、“盂兰盆会”、“鬼节”、“施孤”等。
7.中秋节
日期: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吃月饼、赏月、玩花灯,香港有舞火龙的习俗
有关背景:又称秋夕、八月节、月夕、月节、团圆节等。有关传说:唐军祝捷;朱元璋领导的反元起义军利用饼中藏纸条传送起义消息。国家法定节假日。
相关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8.重阳节
日期: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有关背景:又称重九节、踏秋节。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
相关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腊八节
日期:农历腊月初八
习俗:喝腊八粥、做腊八粥
有关背景:相传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
10.除夕
日期:农历腊月三十
习俗:吃年夜饭、贴窗花、贴年画、贴福、守岁、北方包饺子、南方做年糕
有关背景:先秦时期的“逐除”
相关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
二、模拟题
1.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
B
1、春节正月初一2、重阳节九月初九3、端午节(五月初五)4、寒食节(二月二十二)清明节(仲春和暮春公里4月4--4月6日)]。排序是,因此,选择B选项。
2.下列诗句中没有描述春节的是()。
A.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B.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C.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D.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C
A项正确,该句出自宋代苏轼的《守岁》,意思是: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诗句描写了春节前夕儿童守岁的场景。
B项正确,该句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除夜》,意思是: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诗句表现出作者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迎春节的愿望。
C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意思是: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诗句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繁华。
D项正确,该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岁夜咏怀》,意思是: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选择C选项。
3.下列诗词中,()不是描写中秋节的佳句。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A项错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诗句中前一句“花市灯如昼”,描写元宵灯火辉煌,该诗句描述的是元宵节。
B项正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意为: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描写的是中秋节。
C项正确,“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为: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D项正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描写的是中秋节,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