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你知道中元节的历史由来吗,进来看看

发布时间:2020-11-3 9:52:07   点击数: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凉如水。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中元节的本义—祭祀

中元节,佛家所说的“盂兰盆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地位一度“置顶”!

然而,我们对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衰落!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元节是我们祭祀先人的节日,但我们可以改变一些形式,用文明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争做文明风尚的践行者和传承者,争当告别陈规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美好新城市。

习语金句条(疫情防控方面节选)

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珏融·江山府

总价45万起买一小旁大三房

往期精彩回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石漠化荒山结出“金”果子,荔波千亩刺梨迎丰收“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丨一片桑叶菜,这样撬动一个扶贫大产业荔波新闻金秋时节话丰收!荔波这个村不得了!央视专程前来为它拍节目!

作者:周铁迁

文字编辑:蒙莎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26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