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中元节ldquo鬼节rdquo,
还想知道更多中元节禁忌?请往下翻,小编精心为你准备了20条,让你一次看个够!
中元节“鬼节”的由来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的传说佛教典故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目连救母的作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唤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道教说法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地官诞是农民庆贺丰收、酬谢土地的日子之一,也是为亡魂赦罪的日子。民间信仰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起初因佛教盂兰盆会布施饿鬼为始,因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动及各地巫觋宗教如中国巫觋宗教、日本神道教、朝鲜巫教、琉球神道结合,构成汉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华人民间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是地狱大门开放的月份,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到阳间接受人间的供养。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布施的祭祀仪式,希望好兄弟得到安抚,保佑家宅平安,俗称为“鬼节”。看完文章,只想告诉胆小的你们,中元节只是一个关于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民俗节日,这些民间的习俗禁忌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在社会前进发展过程中早已证明是不可信的,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那就再来20条!
一、床头挂风铃。
二、夜游。
三、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四、偷吃祭品。
五、晚上晒衣服。
六、喊名字。
七、游泳。
八、乱看。
九、榕树放在家门口。
十、熬夜。
十一、靠墙。
十二、捡路边的钱。
十三、轻易的回头。
十四、不能随地勾肩搭背。
十五、拖鞋头朝床的方向。
十六、筷子插在饭中央。
十七、一个人胡思乱想。
十八、晚上拍照。
十九、玩碟仙。
二十、做亏心事多的自求多福吧。
广告合作/投稿爆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