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地狱之鬼与天界之灵杨鹏amp杨

发布时间:2020-8-26 17:41:34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718/8049085.html

小编注:今天中元节,我们重发杨鹏、杨泽人先生去年中元节的旧文。杨鹏先生认为,如何看待亡灵,是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部分。从中国精神史上,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经典中,死亡,意味着光明之灵升向天界,上下在上帝身边,这是的温暖的世界。但是,秦制以后民间道教、佛教兴起,将中国人亡灵从天界拉下了地狱。这是中国精神最为深刻的断裂,秦制暴政下,有民间佛教、道教的亡灵暴政,奴役了中国灵魂二千多年。中国精神之路,处处需要变革。从地狱之鬼的定义到天界之灵的定义,就是必须的变革。

我们奉上音频和文字,供大家探讨。

令人心悸的中元节

今天是中国的鬼节。七月半,鬼乱窜。今天八月二十五号,农历七月十五日,七月半的中元节。我从灵魂归宿的角度,谈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鬼节。

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清明节时间在农历三月初一,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寒衣节在农历的十月初一。

中元节的河灯载着亲人之灵再次返回地狱受苦

今天中国大城市中,认真过中元节的家庭不多。在农村和小城镇,中元节仍然重要。七月半这天,大人们在家里摆上祭品,烧纸钱给祖先。有河流的地方,要到河边放河灯,然后马上回家,关门闭户,不准小孩子在外游玩,担心乱窜的众鬼们在回地狱的时候,吸走小孩的魂魄。七月半,悲伤、思念、令人心悸的日子。

中元节的起源是什么?一般解释为起源于道教,后来加入佛教和儒教元素,有三教合一特点。其实道教、佛教和儒教都不是中元节的原始起源,中元节起源于中国远古的“荐新”宗教习俗。

“荐新”的“荐”字,“进献”的意思。“新”字,指初收的新粮和时鲜瓜果。“荐新”宗教习俗,指远古时代,瓜果谷物新收,要向神灵献祭。七月半是一些瓜果谷物新收获的时候,如小麦在七月成熟,称为小秋。小秋季节,“荐新”的季节。

荐新是与祖灵共庆丰收

“荐新”祭祀活动,商朝甲骨文中已有记载,周朝《周书》等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汉代《礼记》中记载,孟秋七月,“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天子尝新之前,先到宗庙献祭新收瓜果谷物。明朝、清朝皇家宗庙祭祀档案,七月份是“荐新”祭祖活动,没有道教或佛教宗教仪式内容。

天子要“荐新”,以新收谷物瓜果祭天祭祖,与祖灵共庆丰收。老百姓也要“荐新”。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约年)记载,中元节前一天,家家准备祭品,“乃告先祖秋成之意”,告诉先祖之灵,秋收有成了。可见直到宋朝,对百姓来说,中元节内涵仍主要是小秋“荐新”祭祖,共庆小秋。即便到今天,“祭祖”仍然是中元节的主要内容。

但是,为什么人们又认为中元节主要来源于道教、佛教并融入了儒教内容呢?这是因为中元节的名称、仪式和解释系统,受到道教、佛教深重影响,中元节的内涵,也呈现出了道教、佛教色彩。也可以这么说,中元节是原本存在的荐新祭祖节日,但后来被道教、佛教进行了新解释,纳入了道教、佛教的内涵,结果人们就误解为中元节来源于道教和佛教。

死后的生活更苦

鬼节是鬼的节日,鬼是什么?《说文解字》说:“人所归为鬼。”人回去,称为鬼。鬼节的前提,就是认定亡灵仍然存在。

相信灵魂不灭,人死灵不死,这是人类普遍看法。何处是亡灵归宿?不同文明有不同安排,这不同安排,是文明深刻差异的重要领域。研究中元节,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19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