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ldquo中元节rdquo特稿

发布时间:2020-8-18 18:30:04   点击数:
怀念外婆

(网络图片)

外婆要是还健在的话,今年有96岁了。那我一定会给外婆多拍几张照片的。

追忆年清明节,我打电话问候了重病中的外婆,她要我不必牵挂,但没过多久接到了外婆的噩耗。当我从公里外的大学赶回来时,外婆已躺在棺材中,84岁的她似乎只是睡着了。

母亲强忍泪水告诉我,外婆临走前惦记着我能找份好工作,还说死后一定会保佑我有出息,我不禁失声痛哭……

外婆一生命运多舛。听她说生过11个孩子,但养活成人的仅有三男一女。在过去贫穷的年代,她先后承受了7个孩子的不幸夭折,有的是胎死腹中,每回她都哭得肝肠寸断,身体和精神都遭到巨大创伤,因血肉、血泪相连殃及到眼睛渐渐哭瞎了。

失明后的外婆行动不便,由三个儿子轮流赡养。孝顺的母亲常接外婆到我家小住。外婆虽眼瞎耳聋,但心里明朗不糊涂,记性特好。

在我家时,常拿大舅当年刻苦求学的事例勉励我,也常跟我讲她吃苦头的往事。晚上她会把我的脚夹在她腋窝下捂热,她知道我脚后酸痛,就不停地摁我痛疼部位,直到我睡着。

外婆一生勤俭惯了。常看到她拄着拐杖摸索着帮子女们收拾碗快,剁柴,剁猪草。那碗筷擦洗得吱吱着响,漂洗三次才行;那柴火堆在灶旁比正常人都还整齐;那猪草剁得细细如烟丝,猪儿们吃得欢。

有时难免失手打碎了碗,她会自责好几天。偶尔儿子和媳妇拌嘴时,她听到了就只说儿子不对。媳妇背着她说怪话,她自嘲说自己又聋又瞎,就当没发生,不会往心里去。

快80岁时,外婆的身体很差了,大部分时间待在床上。每次去看她,第一件事就是帮她穿好针线,第二件事就是交给她一包视为灵丹妙药的茶叶。完事后,她会在她床头摸出很多好吃的塞给我,并从头到脚抚摸我。

有次,外婆趁我睡着缝住了我上衣口袋,第二天抓住我的手放那被她缝住的口袋上蹭两下,还在我耳边小声地叮嘱把这钱用好,后来成了我和她心照不宣的秘密。

记得外婆常教导我们说,“与人相处,总要看人家长处,想人家好处,并晓得回敬别个。”这些道理在我与他人打交道时,感觉很管用。

大学假期每每看望外婆作别时,有一种外婆要与我永别之感。她会握住我的手说好多吉利的祝福语,还吃力地拄着拐杖下床送我走出她卧室。

外婆去世后这些年,每当想着外婆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总忍不住泪流满面。

每次怀念慈祥的外婆,她老人家那与人为善、勤劳能干、坚韧乐观的精神总能给我无形的力量。

怀念奶奶

奶奶年生病住院后,我就时常回老家看望奶奶,陪她聊天,向她学习打擂茶的技艺。

(图为作者与重病的奶奶最后一次合影)

为奶奶拍摄了许多张生前照片,但合影只有一张,有这张就足够。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大多在脑海的记忆中,照片只是一个追忆的凭证。

打开存储在电脑中奶奶的照片和视频,感觉到奶奶音容宛在。

图为:年中元节前,80岁的爷爷亲笔写的祭文

年阳历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三的中午,一个对我来说,特别难忘的时刻。这一天,奶奶在父母家寿终正寝,享年78岁。

一晃,与奶奶永别快5周年了。

奶奶给我的遗言:好好工作,讨个好堂客。

之前找女友的标准就是按照奶奶这样传统的贤妻良母标准去找的,但如今的社会大不同了。

(我最爱喝奶奶打的擂茶)

奶奶娘家是桃江县修山镇康家村人。16岁嫁到修山镇对面的黄南村,与我爷爷生活了62年,生育了七个儿女,父亲排行第三。

奶奶没有亲孙女,只有五个孙儿,在孙儿辈中我排行第四。

奶奶一生勤俭持家,与周围邻里关系和睦,恪守传统的妇道。

上图年1月23日手机拍摄

上图年11月20日手机拍摄

上图年7月30日拍摄

上图年4月29日拍摄

年6月奶奶被检查患重病后,医院。每次住的时间都不长。

从得重病到离世的两年时间内,远嫁河北的姑姑两次回来照顾奶奶。

年那次照顾了2个月,照顾得很周到,病情有所好转。她患病出院后很坚强和乐观地与病魔作斗争,依然在家种菜搞家务活。

这一年,奶奶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依然辛勤劳作不停,不到无法忍受她不要求住院,不想增加子女的麻烦,我们劝她安心养病,她没依。

每每我回家看她,总能看到她没闲着,我给奶奶拍摄了一些晚年勤劳干活的照片(选取了几张分享出来)。

奶奶晚年牙齿不好影响胃口,营养吸收不了。我给她买了功能丰富的豆浆机,一有空回家,就给她打制营养米糊。

(上图年12月24日拍摄)

奶奶去世前的一个月是在我们家痛苦度过的,她腹部胀痛,不能进食,几个子女轮流照看。

奶奶说想争取活到国庆假期看她那在深圳出生的曾孙(弟弟的宝宝),靠打吊针维持生命,但最终没熬到国庆。没想到9月16日周日上午,我在老家与奶奶见的是最后一面。

她面如土色,眉毛脱落,手上血管处因吊针打得发绿了,人很虚弱,气若游丝。看了很让人心酸。本想多陪陪她,她说我的工作要紧,催我去忙工作。

奶奶喜欢种红薯,她听说红薯能抗癌,就经常吃,吃不完红薯就喂鸡。

年的红薯熟了,奶奶却提前走了一步,再也吃不到红薯了。

她安睡在曾经她种红薯的土里,坟正对着资江河边的羞女山。

以后每次回老家,路过奶奶安息之地时心里就默念祈祷。

牢记着奶奶对我的遗训:“工作要踏实,要勤快,要以单位为家。”

奶奶一生节约,留下办她后事的4万元,还给我们晚辈打发了“发财钱”。丧事办得还体面,我工作的单位领导都来悼唁了。

奶奶即将走的那个时刻,我正骑单车从县政府大楼下班往租房赶,在快要到住处的时候,自行车后胎竟然意外发生爆胎,当时不知道父亲也在县城往家赶,家里母亲打我电话,手机无缘无故地出了故障而关机了。

出殡的前晚,我接到县委办招考文秘的考试通知,我化悲痛为力量,全力以赴考试,最终因为情绪受影响,没有名列前三。

(年6月14日在奶奶家喝擂茶)

奶奶,我怀念您。看我给你拍过的一些照片和录像,眼睛总会湿润,在写以上这些话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

在奶奶的告别追悼会上,我悲痛地说过:“奶奶,我亲爱的奶奶啊,我再也吃不到你亲手种的菜了啊;我再也喝不上您亲手泡的热茶了啊;我再也听不到您喂鸡的声音了啊。呜呼……”

奶奶——您安息吧!

奶奶您走后,爷爷也很想念着您。上周末回家,看到爷爷把您生前穿的衣服裹在身上纪念。

我们会更好的孝敬爷爷,我们时常会怀念您——我最亲最爱的奶奶!

初稿写于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八日星期四下午12时23分

作者深深懂得:对远在天堂的长辈亲人,最好的怀念,就是传承良好的家风!

向各位学习,欢迎加作者为朋友。

近期原创分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土菜不是情——衡东土菜之恋(图)

雨水、汗水、激情迸发!衡阳首届自行车赛,幸亏没错过,壮观!

读刘明《衡阳印象》所想到的

李国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18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