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家运之兴旺,看你怎么过中元节
“家运之兴旺,在于和睦、孝道、勤俭!”曾国藩的治家良训至今依旧警醒着世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能够兴旺发达、美满幸福。
无论是历史经典,还是现实生活,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家运昌盛的家庭,都离不开这三种迹象。
1
孝道,是立家之本
古语有言,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感恩,就连做人的基本涵养都失去了,又何谈兴家旺业呢?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
在即将到来的中元节里,其实上坟祭祖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一部分,现在的人都不上坟,这是典型的忘本表现。我们不能嘴上说着要弘扬孝道,行动上却依旧不孝。
孝顺孝顺,不‘孝’则不‘顺’。一个人能不能孝敬父母,决定了他的人品;一个家庭有没有孝道的家风,决定了这个家庭会不会兴旺。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有情有义,做人如果不孝敬爹妈,谁都不愿意跟这种人打交道。一是这种人冷酷无情,不可能待朋友真诚,而且谁跟他交朋友,自己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都对他敬而远之。这种人一定会被孤立,连立足都很难,所以绝对不会发家致富。
一个人只要能做到对父母孝敬,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就能经得起考验。有报恩之心的人,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不会只考虑自己的私利,懂得为别人着想,所以会拥有好人缘,得到更多成功的机遇。不仅自己能够有所成就,还会给家庭带来兴旺。
2
和睦,是兴家之魂
《处世悬镜》里有言:“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一家人如果勾心斗角,争吵不停,搞得整个家乌烟瘴气,这个家便离衰落不远了。一家人只有和睦团结,同甘共苦,才能让家越来越温暖,家运越来越亨通。
成就晋商百年传奇的乔家人,便深知一家人和睦团结的力量。俗话说,一个屋檐下,勺子哪能不碰锅沿儿。而整个乔家大院家大业大,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却几乎没有发生兄弟反目成仇、婆媳不和、子嗣夺产相争的事。
并非乔家人总能事事周到,没有一丁点摩擦,而是他们都信守“和睦”二字,凡事以家族为重,讲究以和为贵、齐心协力,不计较,不争斗,不耍心眼。
李鸿章也十分欣赏乔家“和为贵”的治家理念,便赐了一幅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意思是子孙贤慧,家将繁荣壮大;兄弟和睦,家能富贵利达。
也正因此,乔家得以持盈保泰,家族生意越做越旺,历经百年而不衰,世代富贵。乔家家风也得以流芳百世,为后人所称颂。和睦,犹如阵阵春风,让家庭四季万事皆兴。
3
勤俭,是持家之道
钱氏家训:“勤俭为本,自必丰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维持的良好品行,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节俭一说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注重‘及时行乐’,快乐的定义已经变成了消费品,无法再以品德来叙述。
唐宋八大家苏东坡为官四十年,每次花钱都精打细算,剩下的钱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宋太祖赵匡胤曾教导女儿“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虽为一国之君,却极力反对浪费。
我们家庭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份子,应当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理,有自制力的人不一定节俭,但节俭的人一定是有自制力的。
勤俭,并不意味着过苦日子,而是远离骄奢淫逸,懂得珍惜,知道一切来之不易。
勤俭,勤劳节俭、开源节流,才能给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然只能坐吃山空。
勤俭,是最明智的持家之道。
人人都渴望用繁花锦簇去装点自己的人生,可是日子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柴米油盐之中,唯有勤俭,才能让家细水长流。
孝道,是立家之本,让家万祥云集;
和睦,是兴家之魂,让家瑞气满门;
勤俭,是持家之道,让家蒸蒸日上。
一个家,拥有以上任何一个治家理念,就已经很了不起!
注意】
思想激荡智慧,文明引导未来。8月25-26日,第二届“家族传承核心智慧”公益论坛,将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苏州隆重开启!
本届“家族传承核心智慧”公益论坛,将邀请著名文化研究学者张習之先生,继续聚焦上届南京站论坛所探讨的核心话题——围绕社会各界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