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上元节,历代书家齐写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元”更详尽的内容。
三元是汉族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三元,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
三元又是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60秒解汉字
笔顺笔画
字源图示
造字解说
元,甲骨文在人的头顶上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混沌初开,万物之始。有的甲骨文将一横指事符号改成两横(二,即上),表示上苍、宇宙。造字本义:天地之始,即所谓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太初。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古人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代表混沌太初,“二”代表天与地,“三”代表天、地、人。“元”和“原”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元”侧重于混沌、整体的起始;“原”*侧重于个体、具象的起始。
字体演变
元●元
yuánㄩㄢˊ
1.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2.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3.同“圆”。
4.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5.中国朝代名:~代。~曲。
6.姓。
7.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历代书体欣赏篆书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异体字
花鸟字
各个方言和古代汉语朗诵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用来教授汉字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南朝梁(年─年)的梁武帝为其公主练习书法,而委托周兴嗣(年─年)创作的。千字文作为儿童习字的啓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想对《千字文》有更详细的了解
请扫描“千字文”白癜风皮肤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