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金山民俗中元节习俗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为七月半、鬼节、中元节、盂兰盆会等,是民间祭祀祖先,缅怀亡者的节日。一般认为,中元节是道教节日,盂兰盆会则为佛教习俗。在这一天里,过去金山地区民间要祭祀祖先,还有热闹的庙会香市,道教有龙王出巡等迎神赛会,佛寺也有相应的佛教法事。据乾隆《金山县志》卷十七记载:
中元素食祀先曰“鬼节”。若月晦值大尽日,俗谓地藏开眼。庵院作盂兰盆会。
相传农历七月晦日为地藏生日,若逢大月,晦日为三十日,则称为“地藏开眼”,届时,有放白莲船、点地灯、燃地香等活动。
盂兰盆会
“盂兰盆”为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缘起于佛陀弟子目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救度。佛陀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夏安居终了之时,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母亲获得解脱。
自南朝梁武帝(-)时,始设“盂兰盆斋”。节日期间,除施斋供僧外,寺院还举行诵经法会、水陆道场、放焰口、放河灯等活动。内容除原有宗教活动外,还包括对孤魂野鬼的施食,又称为“施姑”。
庙会香市
明代以来至民国时期,金山卫城每逢中元节都会有庙会香市。早于节前一个月,各商户就组织货源准备应集。小商贩和各路商人于节前一二天在卫城选地定点,搭棚建摊。节日前夕,各商铺门口张灯结彩,店堂内灯烛辉映。
是日,城隍庙香烟弥漫,香客摩肩接踵。京班、滩簧在城隍庙戏台演出。从东门至西门长达3里的道路两旁,南北杂货担比比皆是,茶食点心、京货、农具等一应俱全,茶坊酒肆座无虚席,瓦砾空地也成江湖卖艺场子。如此一连三天的庙会香市,使商家的营业额激增。
迎神赛会
在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半)、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期间称为“三巡会”,金山民间举行迎神赛会和庙会活动。迎神赛会俗称或称“老爷出会”,即抬着城隍老爷或地方神祇巡游乡里,是民间重要的节庆习俗。
中元节期间的迎神赛会,正当夏秋之交,常有旱灾或蝗灾。遇旱则抬出龙王出巡,并延请僧、道打醮(即做法事)祈雨。龙王出巡时,往往将龙王塑像曝晒于烈日之下,称为“晒龙王”,可能是让龙王体验民间酷暑干旱之苦吧,以求感动上天,赐降甘霖。遇蝗灾时则请出庙中的刘猛将神像(相传猛将为宋将军刘锐,死后为神,专管驱蝗)。由于该神等级较低,巡行经过其他庙时,如遇等级较高的神佛,必须抬猛将疾步而过,称为“抢轿”。
本文参考《民俗上海·金山卷》,图片来源于网络。
栏目——溯源传统文化,传播核心价值,带你体会别样的金山风情。
栏目编辑:余思彦
电子邮箱:culturejs
.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