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什么鬼,今天是中元节,小伙伴喊你早点回家
今天是传说中的“鬼节”,你准备好了吗?
没有一点点防备中的小编反正是已经中招了。
早上,小编坐在办公室飞快码字中,突然一名中年男同事窜了出来:“呀,你的脸上怎么有一块吻痕?”
啊啊啊!怎么可能?小编下意识摸摸脸(ps不好意思小编出门不带镜子也没有第三只眼,只能用手感知,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然后,然后,男同事来一句:“妹纸,你一定被鬼亲了一口!”
“鬼知道发生了什么?”小编很淡定地回答,但是接下来又来一弹,小编闺蜜驾到
真是说“鬼”,“鬼”就来的节奏啊,完全彻底的忘记了今天是中元节这件事情,无知!无知!那么,就来碎碎念一把。
“中元节”又称“鬼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在民间人们管它叫鬼节、在道家中称之为中元节、佛教中为盂兰盆节,是僧道俗三流合一。
据说,这天是鬼过的节日,鬼可以在这一天从阴曹地府放出来,到人间活动;因此,民间盛行在七月十四或十五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今年的鬼节为阳历8月17日,也就是今天。
其实,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中元节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这里头的讲究可不少。
穿越时空去看看古人怎么过“鬼节”?一、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大鱼·海棠》里椿到人间时就看到了河灯。剧情里交代椿是在自己世界里的“谷雨”时节到人间的,而人间似乎是中元节的场景:水面漂浮着许多点着蜡烛的莲花形河灯。不知是否说明了椿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时间不一致?
二、烧衣服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三、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四、烧袱纸、结鬼缘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五、祭祖
六、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七、放天灯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关于吃的讲究一、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二、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三、吃粗茶淡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四、吃扁食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五、吃“饺饼”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听说,在民间“鬼节”有很多禁忌,毕竟警钟是严肃的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