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积福慧2016年盂兰盆节暨佛欢喜日供灯

发布时间:2016-12-19 9:47:41   点击数:

  以此供灯众善根,报答父母幼劳德。

  存者福乐寿无穷,亡者离苦生安养。

  农历七月十五日(年8月17日)为“盂兰盆节”,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饭食供僧,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积福慧发起七月十五日燃灯共修,以此供灯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历代考妣宗亲速超圣地、莲品增上。

  

  活动名称:年盂兰盆节暨佛欢喜日供灯祈福共修

  发起单位:积福慧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年8月17日(阴历七月十五)24点(接收功德款截止时间)

  供灯时间:年8月17日-年9月30日

  供灯地点:山西五台山灯院、北京灯院、常州宝相禅寺(无需留言指定供灯寺院,同获共修功德。)

  供灯种类:4小时妙吉祥酥油灯24小时光明莲花灯(灯无差别,存乎一心。)

  联系积福慧 

  

  1.电脑版:使用   2.支付宝帐号:

qq.   温馨提示:年8月1日后,通过微商城随喜供灯,将不再发送短信提醒。请长按或扫描下方   提醒样式示例:

  

  “盂兰盆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由于汉文佛典使用汉文,因此也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解释,认为“盂兰”为倒悬意,“盆”为食器,这一说法虽然不符合梵文的情况,但由於在汉文佛教界广为流传,故至今仍存在这样解释的情况。

  佛教对于“盂兰盆节”的提倡出自目连救母的故事。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他用天眼遍观三界六道,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堕地狱,转生为饿鬼(六道中的“饿鬼道”),腹大如鼓,咽小如针,想吃又吃不下,嘴里冒烟,不得饮食,饿得皮包骨头。目连非常难过,于是前往地狱探视,只见地狱一派凄惨景象:在此服罪的人,一天要经历万次生、万次死;或者是身陷刀山剑树,或者被铁犁耕舌,或者遭汁铜灌口,或者要吞热铁火丸,或者手抱铜柱,身体焦糊。还有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镬汤煎煮,痛苦难当.....为了解救母亲,目连施展神通,用钵盛了饭食去喂母亲,母亲一手持钵,一手遮掩不令旁见,悭贪之习依然如故,心量依然太小;上天罚她饭食未等入口,即化为火炭,无法进食。见此惨状,目连悲号泣涕,于是返身求佛救度。佛告诉目连,他母亲的罪孽实在太多,不是他一人就能救度的,必须联合众人的力量,才能有所成效。佛祖还说:“十方众僧于四月十五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的修行,于七月十五自恣日功德圆满,此时诸佛欢喜,龙天护持。你要救母出厄难,必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置于盆中,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成就殊胜功德。这样,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福乐百年。”

  目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以后,其母果然当天就脱离饿鬼之苦,离开地狱,投胎向王城为狗;再经过目接连铺设49天道场后,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目连很感激佛陀,四处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这就是佛教“盂兰盆会”或者叫“盂兰盆节”的由来。

  各地寺院都在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因为七月十五日是僧众结夏安居修行功德圆满之期,这一天许多僧人通过三个月的修行各自证得不同的果位,诸佛生大欢喜,所以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如果在这天修供修福,其褔报可百倍,并可超度众生累劫以来七世父母,令其出离苦海。因此佛陀教民众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以所得福报来解亡世父母在阴间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祈愿世界和平、灾难减少、风调雨顺、人民安乐!祈祷佛陀的正法永住世间!祈祷显密一切大善知识法体安康、长久驻世、度众事业广大兴盛!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

福慧共修

 盂兰盆节暨佛欢喜日供灯祈福共修

  农历七月十五日(年8月17日)为“盂兰盆节”,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饭食供僧,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

↙点击“阅读原文”,随喜参与供灯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53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