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知外中元节啊,快乐个鬼
▼图片由「SEENVISION」作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清·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这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的活动。
新丧的人家上新坟,
其他地方祭孤魂野鬼。
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
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中元节的源头,
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据说天官玉帝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
地官阎王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龙王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的“元”,是元素。
古时中国人认为构成宇宙的三种元素为天、地、水。
农历七月十五,传说地官阎王要升天,
所以人们烧纸钱,点火烛,超度入地狱的先人,
祈求他们能升天成仙。
除了指元素,“元”也有团圆的意思。
中国人喜欢用“元”来形容美好意愿。
而“三元”时间的确立,
更重要的是和古代国人的宇宙观有关。农历用天干地支纪年,六十甲子一轮回,
这一轮回的六十年,就叫“一元”,
三元,就是三个甲子,总共一百八十年。
二九一十八,三甲逢两九,
在古人的哲学思维里,
“九”是极阳之数,而“三元逢二九”,
刚好是各个元素圆满的一个完整周期,
在古人看来,是谓“圆满”。
每个月的月圆之日,也被称为“元日”。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
“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
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
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
讲究孝道的中国人,要向先祖报告秋成,
用新米祭供,请老祖宗尝新。
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如今,在小秋时节,
农村多于田埂挂五彩旗的习俗也有“告成”的意味。
▼
▲头图、①⑦⑧均来自于
楽兮画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七月十五,佛家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意为“解倒悬”。
通常在道场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
各家施舍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
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
在放焰口仪式完毕后,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
得到的小旗,被视为出海的护身符。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放湖灯的习俗宋已有之,
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湖灯,又称“水旱灯”,
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黑,
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
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
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
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
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
发现他们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
目连心如刀绞,
于是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
可饭菜一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
目连救母心切,只好求救于释迦牟尼。
佛祖教训他说,
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罪孽,
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
这孽障非他一人能化解,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
以超渡一众亡魂。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中,
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
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
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
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偷吃祭品吃货们注意:未经同意偷吃他们的食物,倘若主人是饿死鬼,后果不堪想象啊……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有可能会被他们一并带走。游泳此时他们会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熬夜深夜的时候人气最虚,鬼气最旺。还是早点洗洗睡吧。一个人落单的人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心疼单身狗?露额头额头有正气之光,头发遮住额头会影响运气,朋友,掀起你的刘海来~晚上聚会农历七月出生的人,生日趴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啊,还是改到白天吧。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你还敢放到口袋里吗?回头看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好像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莫回头……看到以上内容,你们的小心脏是不是都颤抖了?
急急如律令!
钟馗在此,大家安心过节吧?
记得明晚不要加班,早点回家喔~
中元节嘛!
快乐个
鬼
哟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姣旇緝涓撲笟鐨勫尰闄?鍖椾含鍝釜鍖婚櫌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