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风俗今天中元节,说说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发布时间:2016-9-9 14:23:24   点击数:

中元节,社区劝导员的一天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也是中元节集中烧纸的高峰。从8月15号开始,本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超过2万名社区劝导员在禁烧路段巡查、管理不文明的烧纸行动,劳碌的社区劝导员们用自己微薄的气力使我们的城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多了一份清静与安宁。

李丽凤,70岁上下,是河西挂甲寺街重华社区的1名移风易俗劝导员。昨晚7点,刚刚吃过晚餐的她立刻召集了两位邻居一同赶到居委会,等待分配点位。

话音刚落,劝导员们就迅速佩戴上统一标识,两两一组组成巡逻队,兵分多路走上制止燃烧纸钱冥币道路,劝导市民摒弃丧葬陋习,提倡文明祭扫新风尚。

跟随李丽凤来到她所负责的河西区挂甲寺街重华南里社区的值勤点位,小区门口的空地上放置了2组6只燃烧桶,不一会,陆续有人烧纸,李阿姨不顾呛鼻和炙烤,站在燃烧桶的一旁,耐心引导居民在指定地点烧纸,居民见此,也都积极配合。

这时候,一名50岁上下的女士抱着厚厚的一大捆纸钱从小区门口走出来,她环顾周围,见没什么人便蹲下身来开始燃烧,不一会,烧纸产生的滚滚黑烟就呛得她捂住了口鼻,烟灰随风飞舞,让人没法睁开眼睛,就在她愁眉不展时,李阿姨大步走上前去准备制止,但却遭到这位女士的强烈谢绝。经过耐心的劝慰和说导,这位女士终究同意到指定地点燃烧。

李阿姨说,类似的情况她遇到很多次了,但终究都凭仗着苦口婆心得到了市民的配合。大多数还是很配合的,现在相对来讲,烧纸的人少了,原来我们这一盯就是3四个钟头,10点都散不了,现在8点半一过,9点来钟,几近就没了。我们工作就好做了,就是以点带面吧,社区做工作,社会在宣扬,人人在努力,就能愈来愈文明。

中元节文化解读

今天(8.17)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也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有甚么祭祀风俗?各个城市在祭祀风俗上有甚么不同?除祭祀还有甚么其他内容呢?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应邀详解中元节的文化内涵。

我国自古有三大民间祭祖的日子,分别为三月初一前后的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节日的意义在于缅怀先人和已故亲朋,转达思念之情。其中,中元节又称“盂兰盆会”。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介绍说:除民间称为鬼节,还有两个称呼,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各地举行普渡祭祀,最早由各个地方村落为单位,轮番举行七月初一一直到七月三十号,后来这类普度仪式就变成轮番吃喝的奢侈之风、陋俗。许多人家是不胜其富,人们就删繁就简,最后就统一别全部7月份,就七月十五这一天进行普度。"

中元节这一天,除燃烧纸锭这一风俗外,还有放荷灯、祭祖、悬挂纸旗等。如今,提倡环保和文明祭祀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许多地方纷纭改成鲜花祭祀、集中使用燃烧箱等方式。谭汝为介绍说:这一天,在之前是民间家家在祭祖的时候用饺子叫供偏食,晚间要烧纸箔。到了夜里孩子们放荷灯,用纸做的,荷花、荷叶形,在底部打上蜡来防水。点上后用土绒和上油做灯捻,成一个圆锥形。点燃后把荷灯放在河面上,任其随波逐流。在天津还有的人家用西瓜,切成一半,把里面西瓜瓤吃了以后,用半个西瓜皮上面刻着花纹,里面点燃烛炬,放在河面上,随波上下,飘向远方。用这类方式使生者得到慰藉。

另外,很多亚洲国家也都保存了这1传统节日。但是在风俗上,却各有不同。在日本,这1节日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人们赶回故乡团圆,祭奠先人。人们还集聚在1起跳盂兰盆舞。而在泰国,这一天将会举行水灯节,人们放天灯为故去的亲人祈福。

谭汝为表示中元节虽然叫法很多,却都是以奉亲、敬养为主题,这是一个以孝心而起的传统节日。往年在此期间,人们习惯以各种燃烧祭祀物品作为节日的“哀思”,但这类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实建立正确的孝道观,让厚养薄葬、生前尽孝的理念深入人心大于各种物资情势祭祀。吊唁亡故的亲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革除陈规陋俗,使丧葬礼仪、中元节祭奠活动朝着文明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我们用点燃烛炬,出现一束鲜花的情势,来逐渐取代烧纸钱的情势。

-END-

马晓萌

经济广播播出频率:调频.4兆赫、中波千赫

欢迎收听转发









































白癜风吃什么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6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