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清明节将至,老人言四人不上坟,上坟损后

发布时间:2024/9/13 17:55:15   点击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写下的一首千古绝唱。大概的意思就是清明时节毛毛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显得很是低落忧愁。询问当地人何处能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杏林深处的村庄。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祭祖节,鬼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举行祭祖活动,悼念已及逝去的亲人以求亲人以及先祖庇护平安。而年又是一个10年难遇的一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年闰二月。都说二月龙抬头,而年就是两次龙抬头,所以在闰二月也被人们认为是吉祥月,好事成双月。

遗憾的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年假期表显示。清明节只放假一天而且是不调休,所以大家清明节回去祭祖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清明节是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据资料记载。清明节最早出自于西周,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在整个亚洲文化圈中,均有清明节祭祖的习俗。例如新加坡、韩国、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在清明节这一天都有踏青、扫墓的传统习俗。

既然是传统节日,忌讳和习俗自然就多了。例如村里老人口中的“四人不上坟,上坟损后人”,这里究竟指的是哪四种人?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看看是否说的有道理。

第一、三岁以下的儿童。都知道三岁以下的小孩身体弱,农村一般清明节扫墓又都是去山上。往年清明节都是下着毛毛细雨,又冷又湿,小孩很容易感冒。而且走山路本身又是体力活,搞不好小孩还要大人抱着走,耽误时间不说还碍手碍脚。所以三岁小孩无必须去的理由尽量不要去。

第二、怀孕的孕妇。这个大家都懂,孕妇体质弱,经不得大风大冷。另外在农村扫墓的小路也不好走,万一孕妇出现摔倒。那事情就很严重,所以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孕妇千万不要去扫墓。一方面是为了孕妇的安全,另一方面胎儿在一些湿冷的环境也不太好。

第三、生病的病人。民间老人常说,人一旦生病,身上就有一种不祥之气。而清明节又是鬼节,在扫墓的时候难免会沾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要知道清明节扫墓都是上午去的,一方面是上午阳气重而下午太阳下山,山上的阴冷让人不舒服。另一方面上午去代表扫墓的人很重视扫墓这件事情。

第四、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古代上了70岁就是古稀之年,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能活到70岁都是相对稀少的。到了这个年纪身子骨相对比较脆弱,摔一跤很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如果要上山扫墓,不建议70岁以上老人去。但是如果是平原地区亦或者是公墓开车前往的话倒也是无非。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农村老人口中的“四人不上坟,上坟损后人”,这句话有认可吗?笔者个人觉得以上4类人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等小孩长大了,宝妈生下宝宝了,生病的病人好了,来年再去也是可以的,毕竟祭祖将的就是一个心诚,没去心去了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66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