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50道题目,即刻检验你的传统文化功底第

发布时间:2021-2-25 21:59:38   点击数: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   )

A.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孔子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D.七技指的是马术、游泳、蹴鞠、剑术、狩猎、吟诗、弈棋。

2.以下名句和出处不匹配的一项是(   )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D.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管子》

3.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对以下历史人物的合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B.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

D.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5.“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6.诗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描写的古代名人是(   )

A.李白

B.欧阳修

C.杜甫

D.白居易

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的植物是(   )

A.松树

B.野草

C.柏树

D.竹子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龚自珍与下列诗人不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

A.文天祥

B.郑燮

C.姚鼐

D.袁枚

9.假如你的一首七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

A.元

B.元

C.元

D.元

10.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是受到了哪本中医古代文献的启示?(   )

A.《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

C.《肘后备急方》

D.《本草纲目》

11.元杂剧中,女性形象是一道鲜艳夺目的风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理想与幸福,平等而独立的尊严意识在瑰丽隽永的唱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下列元杂剧和剧中女性角色对应错误的是(   )

A.《西厢记》崔莺莺

B.《梧桐雨》赵飞燕

C.《汉宫秋》王昭君

D.《拜月亭》王瑞兰

12.“曹衣出水”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哪种艺术的精湛?(   )

A.绘画

B.书法

C.舞蹈

D.乐曲

13.“临川四梦”是由明代戏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所作,其中不包括(   )

A.《牡丹亭》

B.《窦娥冤》

C.《邯郸记》

D.《南柯记》

14.李先生的QQ签名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请问张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15.下列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   )

A.《旧唐书》

B.《史记》

C.《明史》

D.《左传》

16.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西湖的是(   )

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是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中国古代四大建筑群是指(   )

A.曲阜三孔(山东)、泰山岱庙(山东)、承德避署山庄(河北)、苏州园林(江苏)

B.泰山岱庙(山东)、承德避署山庄(河北)、苏州园林(江苏)、曲阜三孔(山东)

C.故宫(北京)、曲阜三孔(山东)、泰山岱庙(山东)、承德避署山庄(河北)

D.承德避署山庄(河北)、苏州园林(江苏)、曲阜三孔(山东)、泰山岱庙(山东)

1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19.下列古代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束发 ②垂髫 ③而立 ④耳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0.如果用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纪年,年是农历庚子年,那么年是农历(   )年

A.庚丑

B.辛丑

C.壬寅

D.辛寅

21.宋朝皇帝宋真宗把自己的年号赐给他异常青睐的瓷器的原产地,这种瓷器是(   )

A.德化瓷

B.珐琅瓷

C.邢窑白瓷

D.景德镇瓷器

22.“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蔽月山房》,与此中意思最接近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3.下列作品集不是以名号来命名的是(   )

A.《柳河东集》

B.《稼轩长短句》

C.《樊川文集》

D.《震川文集》

24.古代散文中很多地理名称与现代地理名称含义不同,下面句子古代地理名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是指“崤山以东”。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关中”是指“函谷关以东”地区。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

2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一副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③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④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A.①古琴②评书③木偶戏④昆曲

B.①昆曲②古琴③木偶戏④评书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26.下列诗句反映了不同季节的物候,按春、夏、秋、冬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27.以下写“月”的名句中,哪一句是出自苏轼之笔?(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8.以下四句,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D.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29.“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描写的是(   )

A.中秋节

B.七夕节

C.元宵节

D.中元节

30.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古代的“江左”是指(   )

A.长江以东

B.长江以西

C.长江以南

D.长江以北

31.“谥号”专指有功之臣  时(后),朝廷赐予的寓含表扬性质的称号。()

A.出生

B.死亡

C.生日

D.升官

32.下列不属于“五岳”的是(   )

A.嵩山

B.华山

C.恒山

D.庐山

33.杜甫有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写的是(   )

A.泰山

B.庐山

C.长白山

D.华山

34.金陵指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

A.南京

B.北京

C.洛阳

D.开封

3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垂髫”指的是(   )

A.十五岁女子

B.三十岁男子

C.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D.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36.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

B.“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C.“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D.“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3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B.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C.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D.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38.我国青铜器种类繁多,下列哪项是炊器?(   )

A.罍

B.鬲

C.簋

D.盨

39.下列关于“三省六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B.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C.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工部。

D.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40.下列关于古人“称谓”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B.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D.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41.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里的“李”指的是(   )

A.李商隐

B.李白

C.李贺

D.李清照

42.“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中“香雪”指的是什么花?(   )

A.桃花

B.樱花

C.杏花

D.丁香花

4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哪种花?(   )

A.月季花

B.牡丹花

C.莲花

D.菊花

44.下列诗词的作者不是女性的是?(   )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D.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45.下列诗句中哪项不是描写乐器的?(   )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D.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46.以下哪首作品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   )

A.《远浦帆归》

B.《潼关怀古》

C.《天净沙·秋思》

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7.以下四句诗中,哪一句不是写“月光”的?(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48.“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中的“澄江”指的是(   )

A.长江

B.赣江

C.珠江

D.乌江

4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句中的“红”与“绿”指的是什么?(   )

A.指代农作物

B.指代风光日影

C.指代江河湖海

D.指代花草树木

50.下列四句诗中,没有用到典故的是(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C.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十三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

主题征文题目

征文要求:在下面5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初中生字数不少于字,高中生字数不少于字,必须是原创,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初中题目:

1.疫情下的发现。

2.向       说声“谢谢”。

(结合实际把横线补充完整,如老师、挫折等)

3.我终于战胜了       。(结合自己的实际把横线补充完整,如“胆小”“粗心”“自卑”等)

高中题目:

1.有人说:“人要活成两种样子,发光和不发光。不发光的时候,都是在为发光做准备。”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2.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截稿时间:年10月10日。

参赛方式

1.电子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明:“‘让青少年读懂中国’参赛征文/知识竞赛”字样;发送到:dudongz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3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