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一个温暖的节

发布时间:2021-1-31 14:39:05   点击数:

点击

生命科学系

了解更多吕院生科系详情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吕院生科系陪你一起走过青春年华

“中元节”

时至今日,中元节已经演化出各种祭拜方式,包括时兴的绿色祭拜。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内涵——善待死者。

古人如何过中元节?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负责人间赐福的天官。正月十五生日,为上元节,负责人间赦罪的地官。七月十五生日,为中元节,负责人间解厄的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日,为下元节,于是七月十五这天,地官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民间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为死者的灵魂超度,愿他们早日安息。

“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道教的介入。据《修行记》,“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

相传,每年从七月初一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人们认为七月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七月十五,则是专属于中国人,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

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同时,这也是中元节与清明节的不同之处,它不但祈愿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普渡亡魂。

放河灯、斗灯会、唱灯歌、泛舟、燃灯、舞狮、演秧歌,各种节俗活动不断丰富,普通百姓的参与性也更强,并且有娱乐化和商业化发展的趋势。

也就是说,此时百姓内心对待孤魂野鬼的态度是:畏惧心理逐渐减弱,更多的是一种怜悯、包容和安抚。通过这些仪式性民俗活动,善待死者的节日主题也就延续了下来。

佛教徒在七月十五,举行“盂兰盆法会”,于盆内装满百味五果,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此仪式源于南北朝的目连救母,相传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唤目连,其母生前做了许多坏事,死后变成恶鬼,饱受折磨,目连不忍,遂祈求佛祖明示。得一法,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外国人如何过“鬼节”?

在日本的盂兰盆节期间,人们有撒豆驱鬼求平安的习俗。一般由一家的主人或者本命年的男人将炙烤过的大豆撒在房屋四周,还要一边撒豆一年念叨着“鬼出去,福进来”。

当地人认为,如果拾到和年龄相同数量的豆子就会交好运。如今撒豆逐渐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集会活动,人们穿着传统服饰聚集在一起撒豆,之后还有表演、游行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而在尼泊尔有一个神牛节,根据当地的传统风俗,有亲人过世的家庭要在这一天领着黄牛到大街上参加游行,没有牛的家庭可以让男孩打扮成牛来代替,为逝者祈福。

墨西哥的“亡灵节”又称为“死人节”,主要是为了悼念死去的亲人。但这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相反,到处充满快乐与喜庆,街道上随处可见“五彩骷髅”。

《寻梦环游记》

电影《寻梦环游记》的灵感正是来源于墨西哥“亡灵节”,影片中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死后世界,这些亡灵们一个个盛装打扮,跨越万寿菊花瓣筑成的花桥,准备奔赴一年一度的亡灵节。

在这个节日里,亡灵可以回到人间看望亲人,与家人团圆。而在现实世界的家人,也会将逝者的照片供奉在神龛上,准备他们曾经最爱的食物,地上铺满万寿菊花瓣,以迎接他们的到来。

而亡灵之所以还存在,是他们一直存在于亲人好友的记忆中,只有当这些记忆都消失了,一切才会真正的消失。这也正如影片主题曲所唱:

“唯有记住,所爱之人才不会真的消失。所以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曾经的那份爱。”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组成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元宵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

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

中元节适逢小秋,农作物成熟

民间用新米等做贡品,祭祀先祖

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相传,中元当日

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

一般人家祭拜先祖祭孤魂野鬼

这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都说,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生物学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礼,在社会关系网里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再没人有记得,永久的离开。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记住他们,

大概也是这个节日最大的意义。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阴阳相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彼处,此处,永无相见之时

只能点燃一盏长明灯

但愿它能照亮离开的人来时的路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编辑:余珈

审核:王建华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点个赞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30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