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一代宗师宗喀巴
当信徒和游览者每到一座格鲁派寺院中朝觐观光时,都会在佛殿里看到一尊头戴通人冠桃形黄色僧帽,身穿黄色袈裟,两肩饰有名叫“巴东”花卉,结跏趺坐,双手结法印的金身,他就是宗喀巴大师的典型形象。
宗喀巴,于元至正十七年(年)农历十月初十诞生在宗喀莲花山中,即今之大金瓦殿。出生时出现了天降花雨、大地颤动等奇异瑞兆。父亲名叫隆本格、母亲名叫香萨阿切,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据说,法王端智仁钦从他上师那里得知宗喀巴将要诞生在宗喀莲花山的预言后,奉师命从西藏来到青海,在化隆创建了夏琼寺,之后来到曲甘尔塘(今湟中上新庄镇静房村)的一岩洞中修行,恭候圣童的降生。修行期间,因魔障作祟,修行岩洞顶部的一块巨石因周围裂缝而下坠,法王用佛法降伏了魔鬼,一只手托住将要下坠的巨石,手掌陷进了巨石,留下的掌印至今十分醒目。多年过去了,四周有裂缝的巨石仍在岩洞顶部一动未动。如果有时间、有兴趣的话,不妨到离塔尔寺不远的岩洞中观赏一下法王留下来的圣迹。是年十月初十黎明时分,一道红光映入岩洞,法王凭神通灵感,知道他盼望已久的佛教圣人诞生了。他马上将用糌粑和甘露丸做成的食子与用丝绸做成的护身符、加持过的大威德金刚像及护理圣童的说明书一起交给—位近侍僧人进到圣童家中。不久,法王亲自到圣童家中,赐赠礼物,缔结法缘。他要求圣童的父母以后将孩子交给他来培养,圣童的父母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圣童3岁时,由其父母带到平安夏宗寺,西藏的噶玛噶举派第四世活佛噶玛巴·若白多杰给圣童传授了居士戒,取名为贡嘎宁波。7岁时送到夏琼寺出家,正式拜法王端智仁钦和宣努相曲为师,给他授沙弥戒,起法号“罗桑智华(意为善慧称)。从7岁到入藏前的10年间,他从二位启蒙老师学习藏文经典,在显教经论、密教仪轨方面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17岁那年,在二位启蒙老师的鼓励下,他决心去西藏继续深造。在西藏,他不持门户之见,广参各教派高僧名师,虔心修学显密经论和医学,兼修密法。他每学完一部重要经论,就在一些寺院中立宗辩论。以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路、宏亮的声音、雄辩善论的才智,辩倒了一个个对手。但他很谦虚,将辩经看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辩论分析,使辩论双方取长补短,解决疑难,加深对佛教理论和教义的理解。后来这种辩经活动在西藏各教派中蔚然成风,在格鲁派中更是广泛运用。年,他在雅隆的南杰拉康寺,从慈诚仁钦等上师受比丘戒。他根据所学显密诸论在沃喀曲隆、洛扎、色拉寺后山等地修行,经不断苦修后完成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成为显密兼通的佛学家、雪域的庄严顶饰。大师一生做了八件有益于佛教和僧俗的大事:第一件事是他从年开始,为了使佛学思想广布人间,佛法甘露滋润芸芸众生,在学者荟萃的门喀扎西东寺首创转法轮会,就是讲经传法大会。据说,他在多僧众中讲经传法,一天能略述以中观、般若为主的17部经论,未出现一点混乱和遗漏,广大听众对他无不叹服,认为这绝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达到的。他通过广转法轮,弘传佛教和藏族传统文化,培育了许多佛学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弟子有8人。后人将他和弟子贾曹杰及克珠杰三人合称为“师徒三尊”,其中达赖和班禅两个世系就是他的两个亲传弟子格敦朱巴和克珠杰传衍而来的,继承了大师的教法。第二件事是他顺应了广大僧俗的心愿,在西藏执政王扎巴坚赞的大力支持下,革除佛教界出现的种种时弊及陋习,清净佛门,使西藏佛教重新走上了严肃和正规之道,在佛教史上称之为一次“宗教改革”,深受广大僧俗的称赞。约从年开始,他改戴黄色通人冠僧帽,以示严守戒律的决心,故他创立的格鲁派俗称为“黄教”。第三件事是著述论说,宗喀巴大师一生著述较多,共19函,多卷。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轮》《密宗道次第广轮》《中论广释》《密集四合大疏》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不朽的著作,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成为格鲁派僧人学经过程中的必修课。第四件事是于年,在西藏执政王扎巴坚赞的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藏传佛教史上前所未有的祈愿大法会,召集各教派一万多僧众共同发宏愿振兴佛法。这个祈愿大法会俗称“传大召”,至今在格鲁派寺院中流传,成为重要的佛教节日。过去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藏区的学者云集于拉萨,在考辩中争取拉然巴这一最高格西学位。第五件事是于年春,格鲁派在西藏的第一座寺院——甘丹寺在大师的亲自主持下落成,大师任第一任甘丹寺大法台,成为格鲁派教主。~年,他的两位弟子嘉央曲杰和贤钦曲杰分别在拉萨西郊和北郊创建了哲蚌寺和色拉寺,形成了格鲁派在拉萨三大寺。第六件事是创立格鲁派,其意为“善规派”。这是藏传佛教界创立最晚、发展规模最大、势力最强的一个教派。后来发展到青海、甘肃、内蒙古、四川西北部、云南迪庆、理塘,甚至在其他一些国家中亦有影响。第七件事是在寺院中设立称为扎仓的学府机构,设置学制、教程、学位,选择教材,举办寺院教育。在修学程序上,主张循序渐进,先学显宗学,后学密宗学,显密双修。提倡勤修戒、定、慧三学,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念诵经典与辩经相结合的方法,为信仰佛教的各民族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第八件事是于年,明成祖朱棣皇帝闻其名而两次下旨召他进京,他虽婉言谢绝,但派遣佛学造诣高深的弟子释迦益西作为他的代表进京,朝觐皇帝。被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年,释迦益西再次进京朝觐,被宣德皇帝加封为“大慈法王”,成为西藏三大法王之一。从此,格鲁派与明王朝建立了亲密关系,受到朝廷尊崇和优厚的待遇。宗喀巴大师于明永乐十七年(年),藏历土猪年十月二十五日黎明时分在甘丹寺示现圆寂,享年63岁。大师的肉身经珍贵药物特殊处理后保存于一座银制灵塔中,供奉在甘丹寺。后世高僧大德认为宗喀巴大师是一个佛教界伟人,尊为“第二佛陀”、一代宗师当之无愧。他的诞生地因此被视为“第二蓝毗尼园”和格鲁派的圣地。西宁市湟中区作家协会
来源:《行走湟中》
监制:马彪
责编:郭成良
编辑:赵萍刘丽丽
精彩推荐六月六端午节四月八清明“二月二”中元节卡约文化首发地群加,凤凰降落的地方水峡的诱惑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