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祝福大家冬至快乐,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发布时间:2021-3-31 23:40:10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5153526.html

古人尊崇孝文化,因此,四时之时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春天的祭祀活动在清明节、夏天的祭祀活动在端午节、秋天的祭祀活动在中元节,冬天的祭祀活动在冬至节,因此,古代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节的文化传承至今拜神祭祖的习俗已经减淡了很多,不过,冬至节依旧是人们很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享祀先祖,办宴席。

冬至节气时有拜神祭祖的来历,因此,传统的家庭会在冬至节气时办宴席、拜祭亡人和举行祭祀先祖的活动,祭祀活动一般是以家庭或者宗族进行的,体现了中华血脉的传承冬至节气时有吃饺子、吃馄饨、吃汤圆、吃羊肉汤等饮食风俗。

冬至节气吃的食物体现了该地域的农业水平和饮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饮食习惯就变成了一种地域风俗,通过不断的往来和融合,南方人也会在冬至节气时吃饺子,北方人也可能在家里煮汤圆吃。源于古代四时八节。

冬至是古代四时八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现实意义,四时八节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冬至节气也就延续至今。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一个节气,也是传统的中华民族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异乡漂泊的人,这个节气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冬至的来历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等。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阳至之长,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饮食

1.吃饺子

每年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坏了。便在冬至那天,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2.各地饮食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将冬至称为数九,流行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苏州吃混沌,上海吃汤圆,广东烧腊肉......

冬至养生

1.气始于冬至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灵芝是公认的保健养生上品,有培元固本的功效,冬季吃灵芝进补是最佳的季节,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御寒健体。

2.子月伊始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所以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3.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专家认为,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正如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135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