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七月半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发布时间:2021-2-25 21:49:14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http://m.39.net/pf/a_7296127.html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農歷七月十四日。此時壹些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農作物祭供,向祖先報告秋天的收成。因此每到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家家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古時盛況|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及印賣《尊勝目连經》。又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五十日止,觀者增倍。”

祭祖|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東京夢華錄》卷壹說:“中元前壹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祭祀土地|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壹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後土廟進行祭祀,將麻、谷懸掛門首。

送羊節|農歷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蔔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壹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沈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沈香劈山救母後,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沈香送壹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沈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壹對面羊。

做茄餅|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幹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壹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壹盤解解饞哦。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壹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

明朝張岱在《西湖七月半》中寫道:“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香氣拘人,清夢甚愜。”可見古時候七月半亦是賞月

之時。如今人們雖閉門不出,卻也可在家中緬懷先人。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壹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壹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31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