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何为三不言道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禁忌呢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自东汉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以来在华夏大地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道教是在古代原始的鬼神信仰崇拜基础上,以道家的黄老思想为依托发展而来。同时,道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且互相影响。许多传统节日都有道教的元素在里面,如春节里迎财神、祭灶神,元宵节天官赐福,中元节祭祀先人等等。
道教传承了庄子的清静无为及逍遥处世的思想,每一位修行者都渴望证道成仙,在仙境过着无忧无虑的逍遥生活。然而正所谓“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修道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遇到种种的魔障,而且随着道行的精进,所遇到的魔障会更深,稍不注意就会“走火入魔”。因此道教会有相应的戒律来约束道教弟子,在修行的生活中会有一些道教的禁忌,如张天师规定修道者“四不食”,即不能食用规定的四种动物;烧香拜神时,不可以使用檀香,戊日不能烧香等等。道教有“三不言”的禁忌,“三不言”指的是:早不言梦寐,午不言杀伐,晚不言鬼神。本期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二。
早不言梦寐
首先说的是“早不言梦寐”。梦文化是古代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民间流传甚广,道教与梦也有着很深的联系。庄子被道教尊奉为四大真人之南华真人,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典故被大家熟知,庄子在梦中幻化为四处飞行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庄子通过梦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人如何认识真实。道教典籍《文始真经》有云:“天下之人盖不可以亿兆计,人人之梦各异,夜夜之梦各异。有天有地,有人有物,皆思成之,盖不可以尘计,安知今之天地非有思者乎”。每个人的梦各有不同,每个夜晚的梦也各有不同,之所以有梦,乃是因为人的思虑造成的,早晨起床以后对昨夜的梦记忆最深刻,如果在早晨谈论梦境,这对一天的修行产生阻碍,道教因此有“早不言梦寐”的禁忌。
午不言杀伐
再来说一说“午不言杀伐”。道教虽然信仰柔弱不争,但是道教一直都有“尚武精神”贯穿其中,道教典籍《黄帝阴符经》中就有“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的开示,而且在神仙体系里有以雷部神将为主的道教战神信仰。道教的许多祖师都是手持兵器,诛邪除魅,济世救民。既然如此,为何“午不言杀伐”呢?午时是一日之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辰,古代的朝廷在处决犯人时,选择在午时行刑,判官和刽子手认为这样死去的亡魂就不会来纠缠自己。道教有慈悲之心,不但济世度人,同时也会度化亡灵,午时不谈论杀伐是对那些逝去冤魂的怜悯。
晚不言鬼神
最后要说的是“晚不言鬼神”。前文提到,道教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道教的神仙谱系里有许多冥界的神祇,如阴间鬼魂之宗酆都大帝、五岳大帝之首东岳大帝、五方鬼帝、十殿阎王等。而且在道教在晚上会诵读《晚课经》,经文有《太乙天尊救苦拔罪妙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妙经》等。晚坛诵经的作用主要是超阴度亡,脱离苦海九幽十狱,超升极乐天堂。那么为何会有“晚不言鬼神”的禁忌呢?道教认为夜里的阴气很重,谈论鬼神之事容易招致祸患。而且入夜谈鬼神,可引起大脑紧张,产生兴奋,难以入睡。
道教还有其他的禁忌,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解更多道教知识,欢迎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