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2分钟了解闽西人的讲彩头,你还知道哪
生活的不安定,前途命运难卜,科学知识未能普及,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就寄托于“彩头”上。闽西人讲彩头表现在如下方面:
节日披红:婚庆以红色为主调、门挂红彩,人穿红衣,包红包,吃红蛋。红是火之色,红红火火,象征兴旺发达,可驱鬼避邪。
年初一“彩头”:“百节年为首”。大年初一到初五,人们互相拱手作揖,“恭喜”贺新年年节不准打人骂人,不准讨债,并告诫小孩子不准说不吉利话野还贴上写有“童言无忌的红纸,以防不测。因猫叫声“唯一”延似客家方言“没有”的语音,属讳忌之列,故大年初一,猫被关到偏僻地方。万一猫叫了,主人必打,打后猫发岀“呼呼”声,客家话与“富”谐音,主人变怒为喜。训猫说:“早说,富,不就好了!”
大年初一凌晨,选时开门,并燃放鞭炮。开门时就说“开门大吉”、“大开大吉”之类吉利话。踏出大门又说“脚踏四方,方方得利”,又按皇历所示吉利方位,举香作揖,祈祷上天“财神高照,万事如意”。
节庆用品取吉利谐音:如年糕谐年年高升;橘子楷大“吉”,发菜谐“发财”,鱼谐有“余”,豆腐谐“头富”,韭菜谐“久”血猪肠谐久“长”,芹菜谐“勤”奋,画蝙蝠谐“福”,画鹿谐“官禄”等等。
节日禁忌,如龙岩东肖张姓不做“七月半“,据传他们祖先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接外甥来家庆宴时,小外甥为鸡骨头鲠死,被女婿告官以田产作赔,故取消中元节,永以为训。岐岭、古竹、湖山等地李氏元宵节从来不闹花灯,原因是他们远祖唐高宗李治迎花灯时,薛刚反唐闹事,踢死太子,吓死老王。又如永定人过端午节,不搞午时宴。原因是先祖做午时宴时,天突然大雨,全家出动抢收屋外晒的烟叶,抢收后再入席,发现桌上酒菜早被馋狗吃光。大家觉得午宴彩头不好,从此把端午节改为晚宴,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