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今天莆田开鬼门,七月鬼节,这些禁

发布时间:2021-6-24 18:25:29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3/6501069.html

今天开始,

莆田民间进入传说中的

“鬼节”

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

七月三十“关鬼门”。

在这一个月内,除掉“天终”(正常死亡),

并享有家祭的亡灵无须出动外,

所有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到处作祟,

给人们带来晦气、疾病、灾难,

于是人们便以讨好的办法,

给这些鬼魂烧冥镪,供祭品,作道场,

好让这些鬼魂安心归阴,

免给阳间带来不幸。

可是再怎么样,

也不能供祭一个月啊!

于是约定俗成,

定七月十五为统一的“祭日”,

从此成为习俗。

莆田七月半习俗

据说中元节的风俗,

是唐代从印度传入我国的。

旧时的中元节,演莆仙戏(或莆仙木偶戏班)。

必演的传统剧目是《目连戏》(上本《傅天斗》36出、下本《目连救母》78出,上下本《目连》共出,据说能演出七天七夜)。

考其来源,最早的当是佛经。即取材于《佛说盂兰盆经》和《佛说报恩奉公瓦经》《撰集缘经》《杂譬喻经》等佛经。

莆仙中元节主要就是为了祭祖行孝和普度亡魂。

1“七月半,公妈热”

每年农历七月半,莆田民间都要举行家祭,所谓“接公妈”、“列代公妈总请”。莆田接公妈,绝大部分乡镇都在农历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举行,很少在十五日举行家祭。所以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都叫“七月半”。

莆田风俗十三日接公妈,不是单指阿公(爷爷)、阿嬷(奶奶)而是指历代祖考妣(历代祖公、祖妈),“考妣”指逝世的父母亲,所以成语有“如丧考妣”之词。

那为什么说“七月半,公妈热”呢?

一般指中元节正处于立秋处暑之间,气候炎热。所谓“立秋处暑,热死老鼠”。但是《莆田岁时记》记载:“是节焚化以纸钱为巨,焚化时,火焰上天,故俗称‘公妈热’”。汉语词汇丰富,词义有本义、引伸义、比喻义。“公妈热”不止指气候炎热。还可引伸解释为中元节接公妈族人“亲热”、“闹热”,也未尝不可。

2“七月半”做节

据考查,我市七月半做“祭”有两种祭法。一是“私祭”,一是“公祭”。

“私祭”共四天。七月十三、十四两日是“接公妈”即接回先祖亡灵回家;十五、十六两日是“送公妈”,即送走先祖亡灵回阴间。

接送仪式除上香、烧冥镪外,接时祭品用“金粿”、“保糕”、鱼干、肉等;送时祭品用“五果六斋”。因为是在家内供祭,所以称为“家祭”。

▲金粿(一种金黄色无味的米粿)▲“保糕”(一种白色甜味的干食物)

“公祭”是在祠庙里进行的,所以称“公祭”,俗叫“祭孤”。行祭时间是七月二十九日,善男信女协同庙祝巫观,先在庙里作道场,后由地方神祗,一般由当地城隍爷出祭孤魂野鬼。

出祭时,常有热闹的仪仗队,如“八班”、“皂隶”、“使者”、“二舍”及鼓乐、香案队等,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城外亡魂收容所——莆田俗称“孤魂坛”。坛内收有客死我市的异乡孤魂,如阵亡将士,暴亡商贾,无后之名臣孝子等。行祭时同样也要上香化冥镪、纸服,供面食、干饭

等。祭后,再绕道回庙,公祭即告结束。

为什么要抬城隍爷去祭呢?

按照宗教界的说法,认为这些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身份复杂,强弱不一,又因长期无人行祭,一旦起祭必然抢钱(冥镪)争吃,弄不好争吵起来,影响阳间安宁,所以请出城隍爷监祭,使这些孤魂野鬼各得其份,安心归宿。这么一来,阳间也就自然安宁无事了。这是一种纯粹的迷信活动,但其做法,如不忘功臣、孝子,不忘他人疾苦等,去掉其宗教育迷信色彩,这种潜意识的道德伦理观念,也还有其可取之处的,似如今天为革命烈士扫坟一样,只因其时代、对象、做法不同而已。

莆田"七月半"禁忌

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禁忌到娘家探亲。

关于莆田七月半习俗《莆田文史资料》载:“莆俗出嫁女子,其父母己殁或一人先殁,出嫁女子必须送礼于娘家,谓之“送纸”,第一次送纸谓之送“头年纸”。如果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禁忌到娘家探亲。所以入境而问俗,不要让亲人造成尴尬的境地。“送纸”之例至出嫁女儿逝世为止,最多至外孙一世为止,并非代代相传,但祭业指定为送纸之用者,虽历久亦送。

家里有老人的人家,不喜欢亲戚、朋友在“七月半”里串门。

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农历七月半阴气特别重,大人小孩都要早点回家。

海莆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富力·尚悦居开盘有"猫腻"?选房不能超3分钟、价格欺诈?众多购房者要求退房

人事

林宝金任莆田市委书记,程强任市委副书记,吴立新任市纪委书记

秀屿一男子摔倒后当场身亡,这个要了他的命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

总投资万!莆田市区首个立体停车库月底动工,还有8个停车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于莆田文化网

本期编辑/张敏

值班主任/许爱琼

*本文由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团队创作,版权归海都报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莆田热辣资讯尽在海都新莆田莆田吃喝玩乐尽在乐享莆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38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