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本地天等鬼节,有多少是你熟悉的情节
鬼节的由来
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鬼节”的由来,实际上,“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他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等到修成之后,他便用天眼通察看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已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目连很心痛,便去向师尊释迦牟尼请求解脱之法。释迦牟尼训示道,由于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死后堕入饿鬼道,万劫不复,如要解脱,非你一人之力可为,须集合众人力量,方可化解。于是目连历尽艰辛,广集僧众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鬼节其实和清明节一样,是中国人孝道思想的传承。
天等的鬼节有哪些习俗?
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
“七月节”
天等的“鬼节”在整个农历七月都在过,因此鬼节在天等也叫“七月节”,最重要的三天是从七月十三、十四、十五,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
亲人刚去世时,家人会留下死者从帽子、到衣裤鞋袜的一套衣物,七月十三以前的这段时间对刚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请道公做法事,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十三、十四忙烧纸
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为孤鬼“烧孤衣”传统。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纸品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与时俱进。
香是必不可少的
纸钱,这还是传统的
套装、名表、手机、银行卡、手镯
冰箱、洗衣机(多功能带烘干洗衣机)、衣柜(还是组合的)、还有龙床,煤气灶、热水壶,活人能享受一个都不会少
家具家电,彩电还是进口的
高大上的来了,别墅,还是带电梯的
这是让活人都羡慕的节奏呀
十五、十六女儿回娘家
七月十五、十六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女儿买好水果、饮料、糖饼,带上女婿、孩子一起回娘家,与娘家人一起吃饭,祭拜娘家的“公祖”以尽孝道,不仅要在自己父母家吃,还要到叔伯家吃,吃完饭后,娘家人会切一只肥美大鸭腿给女儿带回去。(小域在想:是不是鸭腿越多说明娘家人实力越雄厚呢?其实一只鸭腿寄托了父母家人对女儿满满的爱,不管女儿嫁到哪里,最好吃的都留给女儿。)
无敌美味大鸭腿,女儿嫁到哪里都是父母心头的宝
七月吃鸭好时节
天等有七月节吃鸭子的习俗,原因嘛众说纷纭,小域总结了一下有以下三点:一、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久之,吃鸭子就成了过“鬼节”不可缺少的一个传统了;二、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供桌上不能供鸡,因为鸡这家伙有个毛病,爪子是往后刨的,送去的钱岂不是都刨出来了?那后人的心意可就到不了祖宗的手里了,这样一来我们后人就没有保障,所以不能让鸡执行这个任务,那就派鸭子去了。呵呵!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取鸭的谐音,压住鬼的意思,具有辟邪的含义。
小域认为吧,七月稻谷成熟,鸭子吃饱了稻谷正是最肥美的时候,所以七月是吃鸭的好时节呀。
天等土鸭,肉嫩,味甘甜,配上天等特有的大肉姜,制成一到白切鸭,或者子姜炒鸭,美味绝伦,是每家天等人“七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天等特产大肉姜,用来搭配鸭肉再好不过了
白斩鸭,搭配酸萝卜丝,酸姜丝,酱油,一点醋,美味无比呀
还可以来盘子姜炒鸭,色香味俱全
天等的朋友们一定在幸福的留着口水吧?让我们怀着惦念感恩的心一起过一个欢快的鬼节吧
★★★★★★★★★★★★★★★★★★★★和本地朋友、同事、家人分享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