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鬼节,台湾大润发这样做广告
因每一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中元节被视为是不适宜借势的节点。最近,台湾大润发上线了一条《卖场陈列心理学》广告其评价褒贬不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引发热议的台湾大润发广告。
卖场陈列心理学
整支广告最有趣的是:有鬼却不吓人,甚至感觉趣味性十足。广告分为了3部分:第一部分:从保安视角讲述背景中元节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台湾大润发实现节日大促,展现了陈列背后一系列搞笑却有着知识依据的故事。广告一开始,就呈现了漂移的书本的诡异画面,于是镜头一转开始了保安大叔的自述:没看错。这是台湾大润发打烊后,有“鬼”陈列的开始,保安大叔要求摄像师换上特殊的滤镜之后,看见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画面。于是,故事从这里开始了。第二部分:打烊后,品牌陈列工作才真正开始
保安大叔向红姐打招呼之后,红姐手中的《卖场陈列心理学》呈现,并贯穿了广告的始终。
于是一系列搞笑有趣的陈列故事开始了,故事分为了4节,每一小节都从现实中吐槽人数众多的问题开始,如:「海报字体太小」「色彩搭配混乱」「人形立牌的重要性」「机油和食用油混搭」等4个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方案:「字要大」「彩虹成列法」「人形立牌引导用户注意力」「按需关联商品摆放法」,并在故事的最后呈现了内容的重点,让受众能够快速get到营销重点。强调促销主题视觉,创造目光焦点
商品按颜色排列,有助于勾起购物欲
连用商品关联性,发挥加乘效果
善用视线高度陈列,销售直线上升
四个情景小剧的展现给人强烈的对比,让人能够立刻明白陈列营销效果所展现的舒适度,究竟这样陈列的效果如何?
第三部分:效果呈现
在红姐的监督下,完成了台湾大润发的陈列任务。于是,一群鬼来到监控室,欣赏着自己劳动成果的转化,看见用户开心购物的场景,自己也跟着开心了。这时候,广告的营销诉求展现「任挑任选,都是好兄弟首选」。整个内容根据台湾大润发品牌理念让员工在快乐、幸福的工作氛围之下,为用户提供更舒适、便利的购物体验,并保证商品更新鲜、便宜,并为用户提供一次性购足的优质购物环境。借势中元节,内容可以不惊悚
在大多借势中元节的广告,很多品牌将内容进行了创作,其惊悚无厘头的画面让人害怕,而引发争议。
从台湾大润发的广告内容看,其打造的故事场景和细节,如「惨白的面容」「漂浮的书本」「白衣长发的」能够让人很清晰的明白,这是品牌借势中元节的广告。内容虽然有着“鬼怪”的因素,却没有和惊悚的桥段,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店铺的陈列技巧而展开的。
内容从海报字体、陈列颜色、商品关联以及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4个方面展开,同时嵌入了广告行业被频繁吐槽的问题,Logo、字体要大,颜色搭配浮夸等问题,提出了品牌自己见解。故事看似无厘头,其故事情节和内容均在情理之中。打造有趣内容,传播知识点借势中元节去打造品牌的广告,在“鬼怪”横行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成功勾勒知识点的内核。红姐面对没有按照彩虹成列法去陈列商品的“男士鬼”非常生气,将他“电”到消失,面对成列有方利用人形立牌去吸引用户视线的“女鬼”,表示将奖励一套房。这不正是职场中老板善用的「赏罚分明」么,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台湾大润发品牌的工作氛围和谐,其管理制度赏罚分明。
同时,根据“员工”陈列的优劣,引出零售店铺的陈列技巧,将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融入到剧情中,让内容有趣的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台湾大润发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打造品牌内容,并将陈列干货用自己的方式呈现,除了传播品牌文化和特质,增加了知识点,让整个内容具有可传播性。写在最后:台湾大润发通过打造妙趣横生的传播内容,加上大润发本身就以商超零售为主,广告内容展现了商超零售的陈列技巧,这种将的营销诉求、经营理念等内容相融合,让一个懂用户心理和习惯的品牌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将品牌理念融入其中,搞笑有趣之余,潜移默化的传递着品牌价值。作者简介:华姐,[营销前线]编辑,多年营销经验,和多家品牌合作策划传播方案。华姐个人。「营销界新鲜事儿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