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嗯中元节快到了
去年,一部动画片的出现,
赚去了老夫一盆老泪。
这部片子的名字叫
《COCO》
听说这部片本来是进不了国内的,
过审的时候,
把广电那群老顽固感动坏了,
于是才进了中国大陆。
这部电影是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要素,
讲了一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
跨过冥界的花瓣桥,
去找死去的祖先给予祝福的故事。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祝福他也就回不来了,
如果这样说杠精能释怀一点的话。
这首《rememberme》也是经典到不行,
我只记得当COCO老妈妈唱出来的时候,
电影院里一片悲鸿,
大有赶超当年《TITANIC》杰克放手那一瞬间的震撼。
今天提到这部电影,
其实主要是因为那个“亡灵节”,
在我们中国也同样有类似的节日,
也就是当你看到本文的不久后,
公历8月25日,
中元节。
俗称——“鬼节”。
这是我们国家三大祭祀的日子之一,
除了中元,还有清明跟寒衣。
而事实上,
我们习惯把农历七月十四到七月十六这三天,
都概括进“鬼节”的范围。
相传在这一天,鬼门大开。
所有死去的人都能够回来阳间探望亲人。
而活人为了感应逝者,
会在这个节日里,烧香烛纸钱祭拜。
寄托思念。
关于这个节日,已经说过很多,
今天只重点说一下,关于祭拜的事情。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焚香的习惯。
除了有计时的作用,
它还包含了我们的涵养与谦逊。
香被认为是连通阴阳的重要媒介,
也是祭祀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你祭拜不烧香,
趁早别拜了。
烧祭拜香,以“三”为单位。
也就是说,你不能点一根两根,
也不能点四根五根。
“三”这个数字在中国有着很玄妙的含义,
三三得九,九为奇数,阳数,
且是单数中最大的,意为至尊。
拜堂要三拜,喝酒要三杯,磕头要三跪,
这是应了“天、地、人”三相,
而三生万物。
在佛家看来,三代表着佛法僧三宝,
焚香又代表着戒定慧。
所以三这个数字,是有着必然讲究,
与特殊含义的。
祭拜的时候,要先点一对烛,
(地方风俗有异,有的是白烛,有的是红烛。)
点的时候要先左后右,
然后再用烛火点香。
点香的姿势不能乱来,
不能下斜点!
不能上翘点!
要平着点!!
这是平安香的意思。
然后敬酒,敬水果什么的,
根据各地习惯,有所不同。
随后就是烧纸,
并在烧纸的时候,念念有词,
寄托哀思。
烧的纸,其实也是有讲究的。
通常来说,纸钱分两大类,
其中一类是用来敬神佛的,
一般称为“拜神金纸”,
是一种偏明黄色的软纸,
没有任何内容,一般是折成金条或元宝状。
而另一类是给死人烧的纸,
基本上最有用常见的就是“打钱”。
是用黄草纸加铁器敲打后,
形成一个个小钱眼的这种。
而即便是这种最普通的,
也分为长钱和短钱。
通常来说,是大票和碎银的区别。
至于那些什么天地银行10亿兆的,
什么欧元美金人民币,
嗯...是个心意,就当烧着玩吧。
注意:中元一般是不去墓地的,
因为是它们回来看你,而不是你去串门。
大多数的选择是在路边花坛,
或者路口处,
用面粉或米粒围成一个圈,
在圈内烧。
烧的时候要明言是烧给谁谁谁的,
否则容易被那些没有祭拜者、香火的孤魂野鬼,
半路截了胡。
若你身在外地他乡,
也是可以烧的,但是画圈就要朝着家的方向开个小口子。
烧完纸后要等明火燃尽才能离开。
本月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不夜游,如果工作原因需要夜班晚归的人,请在回家进门前跺脚,或是用脏抹布抽打自己脚后跟。抹布可提前放置在门外。鬼绊足是本月一个相对常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会莫名其妙摔倒,脚步很重等。人鬼殊途,互相没有媒介是很难直接沟通的,所以当你叫一个人人家不答应的时候,你或许会上去拉一下人家,而鬼则是抓人的脚腕。抽打脚后跟,跺脚,则是不让它们进门。
2.傍晚开始,不要去游泳。有些海边,湖边,或者大江大河边的人,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到水里乘凉,而事实上据我所知,任何一个水域都是淹死过人的。需要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靠近水边,以免发生找替身脱胎的现象。
3.经过墓地,火葬场,灾难现场,需肃穆,不逗留。如果踩到他人烧尽的钱纸堆,一定要道歉,要口称路过莫怪。
4.进出寺庙不要贴墙根走,走大路。据我所知,许多小鬼,尤其以夭折的,还暂时无法托生的孩子为主,它们会选择聚集在寺庙的周围,寻求庇护。所以这些地方,尽量不要去走,即便是平日里,也是如此。
5.太阳下山以后不诵经念佛,不吃祭品,不挂风铃,不要在自己身上戴有自己名字的东西。
6.本月用当季的新米缝制一个小布包,十几粒就行了,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下或者睡衣口袋中。也可在家里窗户下,倒着放置一个扫把,以此对进出屋子的众生加以拦路阻挡。
今天是七夕,本不该在这个日子发这些东西。
但如果今天活人都不要你,
死人更不会找你了。
安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