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荷灯照夜人带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中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中元节习俗。
放水灯
放水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荷灯照夜人》
《荷灯照夜人》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保冬妮老师年的时候开始创作的,历经四年,于年出版,获得冰心图书奖。
保冬妮老师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是由于一年的中元节,保老师和女儿遭遇意外车祸,虽没有致命危险,但女儿因为脸上的疤痕,永远离开了芭蕾舞舞台。
通过这一次生死之劫,保老师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见解。《荷灯照夜人》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儿和姐姐的深厚亲情,和失去姐姐的悲痛。故事发生在中元节,本书绘者马新阶采用了印象派画风,让色彩带着情感飘在河灯盏盏的水面。
保老师在这个中元节专门写来文字送给各位读者:
每个人必然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就像长相无法选择,只有认同和接纳。做自己,爱自己,接纳自己,是一生要学习的。中元节做为中华民族的生死节,让我们反思生命,把诗意和悠远融入相送和告别。在今夜点燃荷灯的那一刻,也点亮你我的心灯,共同照耀生命的远途。
请播放以下视频,跟着文字给孩子朗读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