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中秋节,你为什么不回家
“中秋节回不回家?”似乎已经成为许多游子每年此时都要面对的问题。
他们在外漂泊,带着各自的理想不断拼搏,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一千年前的中秋,苏东坡在密州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这不仅是寄赠弟弟的思念语,更是给普天下人的祝祷。
家的概念,就是作为美好生活的圆心,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关于团圆的终极意义。
现在正是中秋假期。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文学的解释是,月亮到达月、地、日最接近一线的“望”时,往往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而这个时间,经常发生在农历十六或十七日凌晨。但是,我们并不真的为节日的仪式感,深究过这一丁点的不同。对于浪漫的中国人来说,“圆”并不是一个需要依赖精确测量的数学概念,而是以片刻相聚为半径画出的齐齐整整。家的概念,就是作为美好生活的圆心,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关于团圆的终极意义。中秋节不回家的人,有什么苦衷?
“中秋节回不回家?”似乎已经成为许多游子每年此时都要面对的问题。他们在外漂泊,带着各自的理想不断拼搏,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或因为工作,或因为生活。来自不同行业的人中秋不回家都有着他们各自的苦衷:中秋不回家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理由和苦恼。但相同的,是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有人说,回不去的,才是故乡。就像回不去的旧事和时光。对于归乡的游子来说,“故乡”不仅仅是千山万水的时空上的回归,更是千折百转的心灵上的跨越。曾经的出走,如今,成为了一种情感上的重新体认。苏子曾云:“此心安处是吾乡。”今年的中秋节,你在亲人身边吗?一千年前的中秋,被贬谪的苏东坡在密州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这不仅是寄赠弟弟的思念语,更是给普天下人的祝祷。背上行囊,就是过客
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
曾经的我们,努力地想挣开父母的怀抱,挣开故乡的怀抱,“梦里不知身是客,却把他乡做故乡”。只是累了,倦了,受伤了,才会更加思念故乡:“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永远收留我们的故乡,亦如永远收留我们的父母。无论你离开他们多远,多久,他们都是我们生命最后的皈依。有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曾经,我们以为一次次出走,便可抵达远方,殊不知,“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因此,故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坐标,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于尘世之中灵魂的寄放。“故乡,是出发的地方,还是叶落归根的地方。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回不来,他们追着故乡的梦走了。”“此生多寒凉,此身越重洋”,无论漂泊多远,浪迹何方,惟愿我们都能找到心的故乡。江湖路远,相聚且短。中秋节,愿天下家庭都能在这一天美满团圆,纵然分别无可避免,片刻的相聚依然能够充盈内心,指引我们抵达生活的方向。故乡已不复当年,此生只好在路上
最后,我们为大家分享几首故乡的诗: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
人的故乡
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
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
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这心情一经唤起
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史铁生
异乡人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
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
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心上
有许多时候眼泪就要流
那扇窗是让我坚强的理由
小小的门口,还有她的温柔
给我温暖陪伴我左右
词:李健
回乡之路
请允许我把你的故乡
也当作我的故乡
请允许我把你的闺房、葡萄藤和月亮
也当作我的天堂
哦我愿走在你的回乡之路上
我愿和你一起
分享你童年的幸福时光
请不要拒绝我这可怜的幻想
请不要理睬别的人会怎样想
带上我回你的故乡
让你童年的月光也洒在我身上
哦我愿走在你的回乡之路上
我愿和你一起
分享你童年的幸福时光
我没有童年也没有故乡
好像一股风把我刮到这世界上
回乡的道路多么使人神往
亲人们的爱足以抵消一世悲凉
哦我愿走在你的回乡之路上
我愿和你一起
分享你的童年的幸福时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
请带上我这无家可归的人
请允许我和你一同前往
在你童年的月光下大哭一场
北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自:中国新闻网(cns倪雯冰)、十点视频(ID:sdvideos;荠麦青青)、新周刊(new-weekly;徐达荣孔令杰)、为你写诗
头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楚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石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