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诗兴乘龙舟,戏隐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诗兴乘龙舟,戏隐草荷墟。
古诗词中的龙舟都有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
龙舟,是端午节竞渡用的龙形船。赛龙舟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元代·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2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唐代·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龙舟:指唐玄宗泛白莲池,在饮宴高兴的时候召李白作序。这里是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
3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游玩的事。
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4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宋代·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5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隋代·佚名《挽舟者歌》
挽龙舟:在岸上牵引帝王所乘的船。2隋堤: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谓之隋堤。
6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唐代·许浑《汴河亭》
7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
苞卷金缕褐,萧然若空无。
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
——唐代·李白《赠僧朝美》
龙舟:刻有龙饰的大舟。
8
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两汉·曹植《妾薄命行·其一》
龙舟:龙形的大船。狭长的龙形舟船,多人同时划动数浆,用作竞渡比赛。
9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
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隋代·杨广《泛龙舟》
10
官军两岸护龙舟,麦饭鱼羹进不休。
宫女垂头空作恶,暗抛珠泪落船头。
——宋代·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二十八》
11
黄帽招呼急下船,天明仅可过涵山。
朦朦一枕梅花梦,犹在寒窗纸帐间。
——宋代·何应龙《舟中偶成》
12
欻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
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
乱弱水之潺湲兮,逗华阴之湍渚。
号冯夷俾清津兮,棹龙舟以济予。
会帝轩之未归兮,怅相佯而延伫。
——两汉·张衡《思玄赋》
13
四时佳兴重端阳,风恬昼永蒲酒香。
龙舟百丈争奇捷,伐鼓鸣金赤帜扬。
——明代·郑学醇《龙洲曲》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酒满金樽浮绿蚁,盘堆玉箸荐红麟|古文里色香味俱全的的春日美食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古人笔下描写中元节的唯美诗词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古文里清新翠绿的阳春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