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中元节庆贺丰收遥寄思念
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东京梦华录》
相信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到过皇上赐贾元春于上元节回家省亲,其中对上元节有许多描写。事实上,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了解中元节吧。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谓之中元节,又名鬼节、盂兰盆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中元节被认为是与庆贺丰收、祭祀祖先有关。古时候,七月十五正直初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在这丰收的时刻,人们举行祭祀活动,一为酬谢大地,一为告慰祖先,报告收成。道教认为,这天是地官的诞辰,掌管阴曹地府的地官将鬼魂全部放出,与阳世的家人团圆,故俗称为“鬼节”。而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超度一众亡魂。
河流中的盂兰盆
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
——清《普宁县志》
在古代,人们隆重地过中元节。受中国儒家文化孝道的影响,儿孙们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向逝去的长辈们尽孝。在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兰盆盛会”,晚上在河道里放河灯,为逝者祈福。现代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到:“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吧。”
古人描写中元节的诗也很多。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以前,人们一直都很重视中元节。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元节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现在,我们也很少提起中元节,它正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消逝,与中元节相关的一些传说、习俗也渐渐被淡忘。
作为传统节日,中元节庆贺丰收,遥寄思念,曾在中国的历史上绽放过光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人,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小青媒认为我们应该多多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