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今天下元节,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7-6-14 18:55:29   点击数:

说起下元节,想必很多小伙伴们会比较陌生,它似乎已被遗忘,远没有上元节、中元节,鬼节……这些节日能让大家耳熟能详。那么,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既然有上元节、中元节,那么自然也会有下元节的,

何谓“下元节”?它与上元节、中元节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这次咱们就一起来说说中国的古老传统节日:“下元节”

节日来历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在道教神系中,有几位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且神阶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灵,亦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若将其具体化则是守卫天门的唐、葛、周三将军,据《铸鼎余闻》记载:三官俱周幽王谏巨,号天门三将军,死后为神,各地多有庙。也有说三官指尧、舜、禹。)

一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

民间习俗

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以前道教徒在这一日还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

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诗词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

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沁园春》

无名氏

冰壑平生,如伯伦狂,似希乐豪。

喜欢书不用、菊茶明眼,登山不倩、藜杖扶腰。

豆粥萍虀,鱠羹鳞脯,湖海人常折简招。

谁云老,有满怀风月,藏在诗瓢。

凌晨向鹄冲霄。

道昴宿于今又应萧。

记垂弧令节,恰当后日,下元好景,正属前朝。

冷胆如天,刚肠如剑,须把千杯寿酒浇。

那堪更,是梅花时月,烂熳溪桥。

《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

虚龄称甲子,初度值霜天。

沧海帆方满,瑶池月正圆。

逍遥知鹤性,淡泊占松年。

可望期颐酒,霞杯醉寿筵。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平台管理人员联系

图文排版:张孟杰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7883.html
------分隔线----------------------------